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3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396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世界强国崛起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世界强国先后崛起。它们的崛起,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这对于今天的中国如何吸取其经验,避免其教训,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至此,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不同时期取得的成就将其进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经验,从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73.
马兵  步德胜 《青年学研究》2006,(3):24-26,30
七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新时期,针对青年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我们需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切实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4.
因对人与社会认识的不一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的以人为本思想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主要为3种形态: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在汲取中华传统人本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得到具体化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75.
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精神财富,必须要世世代代弘扬和继承。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借鉴红军长征途中的方式方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和服从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76.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全面的转型期,文化的转型与冲突又是当代社会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论述了中国文化追求的现代化转型的总体性特征,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冲突,特别是文化价值层面上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道德、公平与效率、个体与集体的冲突。  相似文献   
77.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从自在自然和属人自然两个维度对自然的内核进行了科学和哲学双重解读。从自在自然看,自然具有自组织性、先在性和系统性、有机性,是惯常行程的自我生成,具有存在论意义。因而生态伦理学应该走出对人的"固恋","扩大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把自然纳入伦理的怀抱。从属人自然看,自然是人本学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的耦合,是对象性活动中的人化生成,具有对象性意义。劳动的对象性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决定了保全自然的逻辑必然性。如此,恩格斯对自然的本质规定性的理解,既超越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无文明的生态",又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无生态的文明";它为生态伦理学的成立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本体论证明"。  相似文献   
78.
马凤鸣  陈玲 《西北人口》2012,33(1):61-64,74
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农民工城市和农村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的因素。农民工城乡社会适应水平都不高,城市职业适应和生活适应高于农村,农村文化适应比城市文化适应更好。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教育程度、收入、打工时间、和配偶一起打工、社会剥夺感、政府帮助等对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9.
经济公正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行为的哲学反思和价值关怀,是一定社会的公正道德要求和政治自由平等原则在经济层面的体现和反映,是对人的存在方式及相互间经济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价值追问,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经济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定主体之间的行为,是重要的人类实践活动。通常情况下,经济行为应遵循互利原则、诚信原则、平等原则、程序原则和矫正原则,体现公正价值。  相似文献   
80.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