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立足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既尊重自在自然的先在性,又彰显自然的属人性;既秉承自然的系统有机性,又坚持自然的可分解性与科学认识自然的合理性。这一双重意蕴的生态自然观为超越生态中心主义的荒野自然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自然提供了全新的境域与立场。植根于“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现实语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承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动力,坚持尊重自然与积极介入自然的辩证统一,在实践范式的生态变革中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自然理论是以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的科学体系 ,它批驳了那种把自然、人、社会相互孤立起来的观点 ,揭示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有重要启示 ;它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它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 ,不但为建立全新的生态伦理学 ,而且为建立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态批评的"自然缺席"审问,就是要从"自然缺席"的角度对那些主张人类与自然对抗、赞美和宣扬对自然的征服行为的"逆生态"文学做出降值性评判.对西方狂热的"浮士德"们说"不",对东方虔诚的"愚公"们叫"暂停",对理性欠缺的"冒进"颂歌泼"凉水",等等,都是生态批评"自然缺席"审问的重要表现.生态批评的"自然缺席"审问,有助于纠正人们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已经偏离正确轨道的"征服意识",有助于推动文学艺术在生态文明的建构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反思工业文明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唤起人对自然的具有诗性的乡愁意蕴的人文情怀,在价值理念上超越对自然在满足人的自然生命意义上的纯粹物质功利的工具价值运思,从人文价值意义上彰显人与自然之间趋于真善美圣的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在荒芜的土地上撒下绿色的种子,更要在人类心灵中播种这种绿色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是由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这种主客二分的结果把人的主体性凌驾于万物之上,客体成了主体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桥梁.同样的,生态中心主义反对"主客二分",主张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但是它过分强调了客体的优先性和规律性,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了人的类本质特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以人的现实能动的对象性活动为分析起点,阐明了"人化自然"的思想,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扬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工业文明以来,在"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指导下的发展逻辑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造成了人主体的丧失和自然主体的遮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促使人们去思考在现代科学与技术支持下的文明发展模式的弊端,积极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与冲突的新思路。文章在批判性地吸收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为现代性文明的解蔽之策——构建自然与人的"双主体",并确立自然与人的"主体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人化自然的范围内,人与自然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动共生关系,由此,自然价值也就不是外在于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孤立生成的,因而本没有独立研究的必要。但是,鉴于当今时代的生态环境灾难日甚一日,为了凸显自然界和自然价值的重要性,正视人与自然同命相连的命运,认真探讨自然价值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话题。坚持从主体性视角界定价值,就必须摒弃"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的惯性思维套路,强调价值是主体存在和生命过程的内生意义,自觉维护社会-自然系统价值,攸关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在创作实践中,自然纪录片的创作伦理问题长期被忽视,而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生态伦理学正是我们借以反思和审视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从生态伦理学的视野来看,自然纪录片的创作应该首先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优越感,放下高高在上的精英姿态,秉持一种尊重、平等的心态来处理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将更广泛意义上的“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融于作品之中,并真正做到从理念到内容、从观念到现实的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因坚持"自在自然"存在的客观性、第一性,而与一切哲学唯物主义相联系(同时也与一切唯心主义相区别),这是马克思哲学不可动摇的唯物主义前提;马克思哲学因发展出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化自然"概念而超越旧唯物主义,从而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马克思哲学因提出并阐述了"历史自然"的概念,而超越了近代人类中心论和整个资产阶级的自然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具有重要的当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6,(9):37-43
现代伦理学主张将"仁爱"推至普世众生,把道德关怀延至自然万物,这不仅饱含"恻隐之心"的道德情感,更是基于对自然主体权利的普遍认同与尊重。自然价值观立足自然内在价值的客观自在性,建构了现代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对传统伦理学的理论突破。这种价值观证明自然具有独立于评价主体的客观价值,并重构自然价值及其价值的评判主体,在强化感性直觉及认知整体性的同时,也消弭了"事实"与"价值"的界限。以自然价值观为代表的现代生态伦理学,突破了传统伦理的理论界限,确认了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并确立了理性范式与感性立场相融合的价值评判新范式。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17,(11)
海德格尔认为,自然概念由原初"自然"异化为对象性"自然"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作为涌现、生成的Physis演变为本源、根据意义的"自然",并以此来把握存在者之存在;其次是一个相对于制作物的对象性的自然领域被划定出来。原初的Physis由内在性演变为外在性,由生成性演变为现成性。海德格尔对Physis概念的理解隐藏在《存在与时间》对"周围世界"的分析中,作为"在之中"的构成要素;并认为亚里士德多的"自然"仍然具有自主生成、自我涌现之义,荷尔德林的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真正理解,它赞美、呵护自然而非征服、攫取自然。海德格尔对"自然"的全新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返回人与自然的原初境遇。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文明早期阶段 ,人们用“神灵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来对待自然。认为自然本身是自在自为、凌驾于人之上的神。因而 ,人必须对自然顶礼膜拜。此时 ,人的主体意识尚未觉醒。文艺复兴以来 ,人们用“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来对待自然 ,坚信“人定胜天”、“人是万物之灵” ,因而 ,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支配自然。这一价值观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是危险的。而当代 ,人们正在建构“生态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它要求人类全面承认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 ,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从而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界的理性自谦。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4,(8):48-53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自然危机。从人类文明维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澄明社会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状态,探寻现代自然危机的根源,重寻"人向自然的统一"与"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意识,推进科技的生态化转向,是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透过自然观的哲学演化进路,重现"共生共荣的辩证自然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观念的回归,是自然救赎的可能途径。合理探讨"自然救赎"的实现路径,对建构正当、合理的社会制度、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及实现"美丽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体现了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反映了人的生态位,即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及其生态责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为人"与"为自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直接"为自然"(利他),最终"为人类"(利己);没有纯粹的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二者在本质上是兼容的和互补的,具有相同的中心,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实践观认为,自在的自然作为客观存在仅仅是实践观的起点和前提,而自为的自然是在与人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实践中逐渐展现的。自然的存在就是人的实践性的存在,自然的意义在于人的意义,而人的意义在实践中体现,因此自然只有作为人的实践范畴,纳入到人的实践中才具有意义。马克思关于自然的实践观点超越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机械论述,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达到了有机统一,为生态哲学提供了一套根本指导方法,离生态主义思想的建立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6.
曲爱香 《南方论刊》2006,(11):92-93
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既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而《管子》的生态智慧却整合和超越了二者,以人—自然为理论基点,既肯定人类的价值,又尊重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存在权利,为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观念提供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控制自然”观念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工业文明主导的价值观。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有用性的狂热追求导致人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自然不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的对象,而表现出反控的一面。自然反控性集中表现为生态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人的“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引发生态危机,而自然的商品化及人的需要是自然反控性的根源。因此,在商品经济中唯有从这两方面出发方可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产主义的建立是解决自然反控性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明形态,摒弃了工业文明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物质经济价值观和自然观,取而代之的是将人看做自然的组成部分的"人—自然"整体价值观和自然观。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看,每一种文明的生成,都有相应的经济形态与之对应。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为生态经济,它建立在"理性生态人"基础上,是对以"理性经济人"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超越。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审视当下的中国,生态文明的构建不但要设计一套包括制度环境、具体制度和实施机制在内的制度体系,还要从政治保证、法律体系、经济支撑和社会条件等多方面为生态文明的构建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石元波 《北方论丛》2006,(5):123-125
生态伦理学有两个相对的理论路向,一是“人类中心主义”,一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二者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天赋人权论”与“自然权利论”。探究自然权利论的存在论根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破解“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理论论争。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学是在现代性批判的语境下生长起来的,它遗传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格。其对过度工业化和技术意识形态、特别是消费主义思潮等的批判具有实践价值。但我们能够接受的只能是一种弱化了的人类中心主义,即对"人与自然的等差式道德关联"的承诺,而不可能是任何非人类中心主义。"等差式道德关联"意味着人是永远的、当然的主体。生态文明决不意味着人的空场,而只是意味着人的真正解放,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彻底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