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论述了王国维的陶渊明研究与接受。  相似文献   
12.
从王勃到卢照邻,从高适到岑参,从杜甫到李商隐,从黄庭坚到范成大,“自古文人皆入蜀”早已成了巴蜀地区最引以自豪的历史事实;同样,在现代中国,大概再没有哪一个边远省份能够像四川这样吸引了那么多的注意,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战竟然又将绝大多数的中国作家不分籍贯不分性别地统统驱进这古老的盆地.抛开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川人的自炫,我倒是真切地感到,这引人注目的“入蜀”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四川、认识巴蜀文化的确意义非凡,因为,外来者的入蜀实际上是造成了一次多重文化的冲撞和交融,冲撞和交融的结果便是入蜀者从他自身的乡籍文化出发,对巴蜀文化作了再一次的翻犁和新创.在这一过程之中,文学成了“翻犁”文化的生动的表述.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对商州情有独钟。近年的小说创作,虽仍写商州,然无论思想意蕴、美学追求都有所变化,表现出对传统的反叛倾向。本文正是以《五魁》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切入口,对贾平凹小说艺术的蜕变作了深入详尽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谈到现代四川作家笔下的“巴蜀意象”,就不得不讨论鸦片、茶馆和川味.这三类日常生活的活动景象出现的频率极高,在现代四川文学中占的空间极大,而且还往往组成了某地众多意象(如洄水沱、实力派)的存在背景.1 吸食鸦片,坐茶馆和享用饮食,这应当是传统中国人的普通的生活场景.四川的特色在于,这些普通的个人生活活动被更多地推向了社会,成为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成为扩张个人的社会影响,提高社会地位的重要方式.就这样,普通的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所谓“世界文学”是以西方文学的价值标准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在这一体系中,第三世界文学被西方的“他者”进行“编码”后,便常常被加以扭曲或变形地理解。这种被“编码”的境遇使得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都有脱离过去传统、失去民族特性的可能,从而也加剧了其边缘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世界的文学家们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通过对“他者编码”的具体分析而采取一种开放的、适合本民族文学健康发展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水浒》究竟是部什么书?本文尝试从侠行与侠义角度来分析《水浒》一书所包含的民间俗文化传统实质及其表现。以下分四部分渐进说明。一、水浒的节侠英雄120回本《水浒全传》引首有诗云:“万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乐无穷。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在一个老生常谈的兴衰运数框架中,传统题材的加工者们一反历史的记  相似文献   
17.
一 悲剧价值的确立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儒道并重,儒家有诗教传统,重艺术的伦理价值,孔子曰:诗可以“兴”“观”、“群”“怨”;老庄的道家追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为”之美,他们都强调美与真、善的合谐美。叙事文学的悲剧也表现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大团圆”结局。古代有悲剧存在,但不把悲剧作为一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理性与感性的夹缝:批评的位置困窘 批评是回答作者是谁、他的作品怎么样、读者对作品解读的途径又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的,但当批评自问批评是什么时,批评就会显出一种困窘,一方面它是站在理论的立场来评说文学现象的,这使得它具有理性的面孔;另一方面它又是站在切近文学现象的立场来感悟其魅力与价值的,这并不能靠说理的方式来体会并传达给他人,因此批评又有感性的一面。 批评处在理性与感性二者的夹缝中,这或许就可安定了批评的位置。但是这种安定在理论的分类上显得有些悖理。这就暴露出一种位置的困窘。事实上,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划分是始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或苏格拉底),柏拉图在假苏格拉底之口所撰写的一系列对话录中,首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认可:统治者需要这样一个“一饭未尝忘君”的忠臣,人民欢迎这样一位与他们心息相通的诗人。这两方面的欢迎使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些特别,也使我们的研究者有些为难。其实,这正说明了杜诗的丰富性、复杂性。本文试图从“社会良心”的角度对杜甫的魅力进行新的探讨,并力图解释来自两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报告了重庆市窗口行业普通话使用现状,各行各业人员对在窗口行业推广普通话的看法,在已推广普通话的单位所发生的一些可喜的变化,以及在推广中还存在的困难和阻力。本报告还针对重庆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重庆市窗口行业进一步推广普通话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