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浅析冷战后恐怖主义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以来 ,恐怖主义的发展、变化对国际安全造成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在理论层面 ,恐怖主义的特点在新安全观的内涵、外延及主体等方面中表现明显 ,对传统的安全观形成挑战。在事实层面 ,冷战后的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构成重大的威胁 ,越来越为各国关注。  相似文献   
62.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乔治.艾略特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但她最后的小说《丹尼尔.德龙达》却在主题、人物和创作手法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性:异化主题初露端倪,女主人公具有某些反英雄特质,大量采用诉诸梦境、幻想等手段的心里描写、打破时间顺序的叙述以及开放性结尾等现代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64.
多年以来,营造创建良好的外语语言环境一直是电教工作者努力实践的重要任务。创建良好的外语语言环境的方法很多,利用通信技术建立校园外语调频广播电台是十分简洁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对汉英诗词发展史有关音乐性及韵律的运用的分析,认为当前汉语诗词英译中主要采取韵律自由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首先从历史观的角度考察了诗词音乐缺失的变化,将诗词的音乐性归属于意义的延伸,提示了译文中音乐性的减弱已成为不争的真实;进而从接受者的角度,探讨了当前汉诗词英译无韵的接受环境与趋势;再从语言文化与其所处的文化地位来分析,音韵存在的差异与我们当前的文化地位也决定了翻译中“再创造”的内容与传神的必要性,而韵律自由诗则代表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6.
“9.11”事件以来,日美同盟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从“冷战后”向“9.11后”转变。本文在概述日美同盟阶段性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9.11后”日美同盟的基本特征,并从中日美三边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日美同盟转变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7.
“东联高丽”战略是贯穿于整个北宋的基本国策,其实质在于联合与辽有矛盾且居于辽国侧背的高丽,以应对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变化,抗御宿敌契丹,收复燕云,解除北方的威胁。“联丽制辽”战略的真正实施是在宋神宗朝。宋朝的“联丽制辽”战略,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因应现实的比较高明的战略对策,但除了王安石变法时期外,其在联盟战略的实施方面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从“东联高丽”战略到“联金灭辽”战略的发展与嬗变,是宋朝因应复杂的内外形势的产物。  相似文献   
68.
影响建构主义实施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构主义教学谈起,阐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及“情景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并指出整个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意义建构”来展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教学中实施建构主义理论需克服的一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9.
王勇 《现代交际》2014,(4):68-69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语义、功能三个角度对"时间"和"时候"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总结了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70.
公民精神的培育有利于促进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主要体现在公民精神涵盖的主体广泛、公民精神的价值内涵、公民精神的发展方向均有利于各群体文化的认同;培育公民精神促进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主要从进行公民教育、推动公民精神生长的主体基础.提高公民全面生活满足感与人际信任感、奠定公民精神生长的文化基础,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建设公民精神生长的良好环境,促进公民参与,推进公民精神生长的现实践行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