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29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401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文学话语接受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接受的前提是文学话语的接受。文学话语的接受融注着接受者多种心理因素,接受者只有激活所有心理因素,才能体味文学话语的意味,洞悉作品的内涵意蕴,实现审美再创造。本文通过分析感觉知觉、想像联想、情感体验、理解领悟这些心理因素与文学话语接受的关系,阐释文学话语接受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992.
陕甘宁边区实行的三次选举堪称民主政治的典范。1945年选举是最成功的一次,但却很少有人研究。本文拟对陕甘宁边区1945年民主选举的历史背景、特点及意义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3.
994.
苗伟 《社科纵横》2010,25(3):104-107
文化环境是人的文化存在的维度,是由人创造的和人发生效应的人的境遇。文化环境作为一种效应性环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但一直以来,由于人们对文化理解存在分歧以及学科视野的不同,因而没能形成确定的文化环境的定义或解释。从文化哲学的视野出发,探析自然、文化、人与文化环境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澄明文化环境的实质与内涵、地位与效应、机理与意义,进而正确理解文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启蒙"概念自近代以来增添了西方文化内涵,而问题在于,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不自觉地将西方"启蒙"作了实用解读.通过对中西"启蒙"概念的语义分析,在比较视域下呈现中西"启蒙"概念的差异及其在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运用过程中走人的误区,强调当代中国应对传统文化中启蒙资源的向善内涵、当代启蒙主体的把握以及启蒙思维方式的转换问题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96.
大卫·哈维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展开,在空间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内,从政治经济批判入手,对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新一轮"时空压缩"的逻辑前提、深层根源、独特表达及具体形成机制和过程详尽阐述.在他看来,后现代是一种文化的转移,其中贯穿着时空压缩的新一轮体验,最终造就了资本主义独特的历史地理学.  相似文献   
997.
文化哲学已经成为显学,但对于何谓文化哲学以及文化哲学何为的问题,在学术界仍存在模糊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将文化哲学的慧目,面向文化哲学本身。透视文化哲学的理论视野,掌握文化哲学的前沿问题,揭示文化哲学的人文意义,进而加深对文化哲学的理解和认识,这是通向文化哲学门庭的必经之路。文化哲学开辟了文化研究和哲学研究的新纪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理论样态。文化哲学所提倡的整体性视角,所从事的文化的批判,以及所蕴涵的人性的光辉,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伴随人类文化实践的深入展开,文化哲学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98.
儒家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简要概述了儒家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然后阐述了儒家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融合的三个方面:儒家文化带动教风的改进;儒家文化引领学风的变化;儒家文化促进校风、班风、室风的改观。  相似文献   
999.
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既是一个当代性的话题,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一个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民生为价值目的的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继承、弘扬和实践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空前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我们的民生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和增进人民民主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000.
解放思想是党在新时期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革命性、时代性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才能坚持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才能推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