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郜火星 《中州学刊》2006,(4):120-122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状况值得学术界关注和研究。本期特意组织刊发这组笔谈,分别从大学生的政治能力与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理性思考、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大学生深造与就业矛盾分析与对策等角度,探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张义明 《兰州学刊》2007,3(5):12-13,38
中国在探索走自己的路的曲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自身发展的重要理念--文章归之为"和谐发展观",而正是这一日益凝练的"和谐发展观"还将引领要去走的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文章试从和谐与和平、和谐与发展的辨证关系以及"和谐发展观"的界定来揭示中国的"和谐发展观"呼之欲出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艳 《南都学坛》2004,24(4):107-109
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问题。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的阶层,从而提高了现阶级的素质,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聚集性。通过产业集聚才能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迫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生产成本。而当前县域产业集聚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比较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从激励约束、招商机制、科学规划和收益分配等角度来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转变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对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当前的供求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 ,在GDP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所占比重过高 ,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偏低。针对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就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 ,即控制工业部门的扩张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把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 ;通过体制变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的方式由以行政计划手段为主转向以市场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思维方式中,形成了历史的运动和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构想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框架。通过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逻辑性和现实必然性的阐述,马克思深化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要求,彰显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伦理思想是德性伦理理论,人格境界理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种人格境界的理论在古代中国备受推崇,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样地,儒家的人格境界理论也能够在现代社会为公民道德建设发挥自己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民事、经济纠纷执行案件大量增加,执行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多年来,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执行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近几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法院工作报告以及多次全国法院会议和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都谈到执行难,执行乱问题。执行难和执行乱是长期以来困扰和制约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共同富裕的本质意义及实现之的战略步骤;在实现过程的不利倾向———两极分化是必须而且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特别重视基层政权廉政建设:制定并落实廉政法规,确保基层干部廉洁奉公;重视并加强群众监督,确保人民监督权利实现;倡导并践行模范表率行为,确保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使基层干部真正成为为群众办事的好干部、好公仆,受到群众的赞扬和拥护,这在较大程度上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为新时期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