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已有研究虽然较多,但尚未有从社区传播角度对服务体系创新进行整体性思考的探索。本文研究分析了社区传播视角对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创新的必要性。研究认为,农村社区既是生活的对象,也是一种影响其成员生活方式的力量;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是政府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平台。只有以社区传播为媒介,将农村社区及其参与者作为一个整体,透视渗透在社区中的微观权力和日常生活旨趣,才能真正找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社区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有其必然的原由及轨迹。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与传统的高校教育并非冲突,更应是相辅相生。本文简要回顾了MOOC的发展及其优势与高校教育的互补关系,并以数字媒体专业为引分析了两者结合的模式,探讨了以能力标准为结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动漫影视走出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动漫影视在世界动漫影视产业中起步比较早,在20世纪中期一度领先。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滑坡,落后于先进国家。其主要原因在于观念到实践尚未转型,人才缺少凝聚与提高,以及缺少市场化竞争与引导。走出困境的对策在于:科学规划,有力扶持;培育本土原创人才,突出创意设计;注重市场化运作,拓展衍生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历代墓志形制与文体变化为纵向轴,一是以魏晋南北朝中的“志”“碑”合一形式以及宋齐梁陈中出现的简单化的墓志形式,论述了中国古代墓志设计的“实用”思想;二是以历代墓志文体演变为研读对象,系统论述了墓志文体设计演变中的“实用”与“浮华”的转变。系统考察中国历代墓志的形制与文体设计,墓志作为随葬风俗的一部分,其形制变化基本轨迹还是以实用为美、为尚。浮华的特质在重葬、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尤其是墓志志文成为文化人施展才华的载体之际,文体适应了为死者“歌颂”的普世之需,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应需而变”的设计本质。  相似文献   
5.
西方唯美主义戏剧思潮型塑了中国现代戏剧的面貌,尤其是历史剧。唯美主义使历史剧在思想观念、艺术思维、审美视野、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唯美色彩,但并未出现鲜明的唯美主义戏剧流派。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危机加剧,唯美主义风潮在感应时代的节律中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6.
殷瑛 《现代交际》2010,(4):87-88
电影源于生活的同时也“高”于生活,在电影多产量化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佳作少之又少。电影高于生活之处,在笔者看来它是对现在的生活夸张化了,它的情节为大众服务,它的模式成了一种按部就班,虽然它依旧以现实为基础,但却少了那份“纯真”。《野鹅敢死队》以大见小,从大立场出发,《包氏父子》以小见大,从一个国家的一类人群出发。两者在思想上、欣赏审美上、艺术表达上均为佳作。像这类电影,应该被提倡。在电影浩瀚的海洋中,如何鉴别电影质量的好坏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从佳作中找出它能称之其名的“证据”,从而揭露出好电影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7.
噪音在传播学中的定义为"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义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与作品的文本符号意义毫无关联。电影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了与之相伴的附加物,于是形成了各种噪音。这些噪音现象被媒体和商家炒作放大以后,又会对作品的传播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电影评论家和把关人需要剔除那些与作品内容不相关的噪音,而把那些贴近故事主题原义的信息准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8.
薛菁 《现代交际》2010,(12):105-105,104
现如今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各种形式的宣传甚嚣尘上,电影当然也不例外。这几年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电影宣传越来越受到发行商的重视,也直接关乎票房,从这些花样百出的宣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传播理论的应用,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本文通过对一些宣传案例的分析,探讨电影宣传是如何与媒介结合,进而影响人们的观影生活的。  相似文献   
9.
从受众的信息接受心理入手,重新审视被学界长期忽视的受众把关环节。目的不是要将受众把关的能动性盲目扩大化,也并非宣扬媒介无力论,而是希望受众能够意识到对媒介把关过的信息进行再次把关的必要性,并及时消除媒介崇拜,保持对媒体的警戒状态,不盲目信任媒介信息,争做自己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10.
DM(direct mail)杂志作为一种直投式新型广告传播媒介,以其自身精准投递、目标受众细分等特有优势日渐受到市场的认可与青睐。如今,国内DM杂志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同质化现象的问题开始突显;此外,作为一种新型广告媒介,具有品牌性的DM杂志在国内并不多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如何在分众市场建立品牌优势,成为国内DM杂志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