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当权者的主要执政思想,并对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也正以世界级的加工厂身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但是,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却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首先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由来以及涵义,然后探讨它们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危害,最后阐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修补分省城市化水平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对于不同省区城市化水平只在人口普查年份公布,非普查年份并未公布,只有节点数据而没有时序数据.而在关于城市化水平相关的时序数据方面唯一能够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搜寻到的资料要么是过分夸大的市镇总人口数(三普标准),要么是偏小的市镇非农业人口数(二普标准).城市化发展是一个过程,显然,在目前已有数据的基础上不能对不同省区城市化发展历程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分析,为此为各省区提供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城镇化水平数据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确立,医疗卫生资源作为重要的民生建设内容.国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十七大会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文从经济学中公共产品角度出发,研究城市社区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途径并提出快速城市化时期医疗卫生资源“公平效率适度”的弹性配置准则,结合深圳龙岗区的规划实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配置建议.改善公众福利水平,提高相对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人口预测是城市规划、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对于人口预测主要停留在户籍人口预测层面,但城市外来常住人口对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应该是城市人口预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南京为样本,从城市外来常住人口对城市就业岗位的依附关系入手,提出了基于就业岗位的城市外来常住人口的预测方法,并对南京未来城市外来常住人口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是江苏省的主要沿海城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滩涂资源、港湾资源、渔业资源及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对海岸带开发重视不够,造成海岸带资源开发不充分、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想在区域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入海污水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盐城市的必须选择。而由于港口条件所限,发展临港工业宜控制规模,采用循环产业链,以确保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常州经济的主导产业。常州制造业基础雄厚,增长快速,并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但仍存在着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和产业布局分散等问题。为把常州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今后常州应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大力培育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做好园区的整合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的形成与衍变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从尚武轻侠、到崇商重文的嬗变过程,与全国文化中心逐渐南移过程相一致;并联系考古发掘实物资料、古代典籍,扼要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2—2000年基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的城市化水平修正值,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差异变动型式,指出,(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相对差距趋于缩小,速度趋缓;(2)三大地带内部的省际差距缩小,地带间的省际差距扩大;(3)在假定人均GDP、初始工业结构等制约条件后,城市化速度(1990—2000)与初始城市化水平(1990)为典型的条件趋同;(4)乡镇企业发展、外资利用是导致东、中西部之间具有不同城市化发展稳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李玲 《南方人口》2005,20(2):7-12
本文首先从我国人口增长、人口城镇化与人口迁移趋势,引出珠江三角洲人口容量探讨的必要性,再从与世界大都市不同圈层人口构成的比较、球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经济人口容量等不同的角度,探讨珠江三角洲的人口容量。目前,珠江三角洲仍有一定人口容量富余,但内圈层有的市人口容量已经超载、有的市已接近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