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0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00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我管理问题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而且是关于人的哲学问题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论题.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的权利、尊严、自由、平等等普世价值观越来越受到重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我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自我管理内在地生成于主我与客我的二重矛盾、自我与组织的对立统一以及自我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中,由此彰显着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2.
孟伟 《船山学刊》2008,(1):86-88
《十家四六文钞》和《骈文类纂》是晚清著名朴学家王先谦编选的两部骈文选本,本文结合这两部选本分析了王先谦对待骈散之争的态度以及他的骈文理论,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王先谦的学术思想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以读者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工作@黄孝群$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江苏常熟215500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是系统规划建设的基础框架,对城市绿地形成完整有机的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涵特征和系统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力图探讨较为系统的现代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5.
审美理念系统,以其特有的知识形式反映着人类审美价值的阶位需求。文中论述了人类最有代表性的五种阶位需求,认为虽然它们都反映一定的审美本质,但从生命与价值超越角度考虑,它们的内在思想特色和精神追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司法现代化在农村正遭遇着种种困境,这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实现农村的司法现代化,一方面要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认真彻底的反思,肃清沿袭至今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则应从制度上保障司法的公正性,在司法领域树立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7.
宋词联章现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词联章体共有普通联章、鼓子词、转踏、大曲、法曲等五种,普通联章又有同调次韵、同调异韵、同题异调等类型。联章词突破了篇幅、字数的限制,为扩充容量、丰富内涵、施展艺术技巧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宋代联章词直接继承了唐五代联章词的创作经验,又在宋代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阐述了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场,从而提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知先行后说与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先行后的实质是知贵行贱。此观念对我国教育有严重影响,造成求知与做事脱节、认识与实践脱节,读书人一辈子钻在书本里不做实事。新中国哲学界、教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认识过程,教学可以跳过直接经验走一条捷径。此观点违背了认识规律。科学的态度应把教育作为特殊的实践过程,把发现知识与传授知识统一起来,把教师和学生引导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是很多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及行为的学者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整个20世纪,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占有根重要的地位,人们提出了许多见仁见智的观点。本文对20世纪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的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要回顾和评析,并提出转型时期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问题,以及它迫切需要研究者建构新的。本土的概念架构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