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代"场所"理论的建构陷入僵局,人们各持己见,而跨层级思维则有利于培育新的"场所感"范式。跨层级思维指在不同的场所层级之间来回转换,反复变焦,把地方-全球讨论置于"层级"和"依恋"语境中。当前许多环境文本如摄影作品、著作等都运用调整"大地依恋"层级的策略,帮助当代读者以多种视角理解自我与场所的深层联系。跨层级思维意味着将对某一特定场所体验的精微性与对全球体验的广大性结合起来,理解人们的生活给环境带来的真实影响,培育新的也许是有效应对当今世界严峻现实的认知习惯与思维方式,使人们适应变化中的世界,并促使他们克服对可能令人麻痹的抽象问题视而不见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小说《天堂树》主人公陈雨津祖辈的移民经历的探讨,揭示了美国华裔自我身份的变化,首次指出了社会成员具备多重身份的事实,从而在本质上刻画了美国华商及少数族裔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扩招人数的增加,学生层次的不同,很多同学感到过级困难。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田纳西·威廉姆斯的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的戏剧表演要素的分析,探讨了由他首创并贯穿其戏剧创作生涯始终的"造型戏剧"理论--强调利用诗性语言、行为、色彩、音乐以及其他非语言性的表达方式去体现抽象主题的戏剧表现手法.这一理论可谓是威廉姆斯的戏剧理念总纲,对于解读其戏剧作品有着重要意义.但就作者所见,长期以来对此所作的表述往往流于宽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欲望号街车>中对威廉姆斯戏剧理念近乎完美的应用和舞台表现,对其进行具体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沙博理的翻译具有跨文化的主体间性独特视域,跨越文化身份主体身份认证为翻译提供了特殊的理解前提,其对原作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对目的语读者的尊重,彰显了翻译的主体间性,也使得他的翻译作品独具特色。从主体间性这个视角研究沙博理特殊的翻译模式,可以更好地看出译者主体间性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申巍 《人口与经济》2012,(Z1):172-173
曾经觉得作为教师,工作的环境和接触的人群相对单纯,宁静中有些千篇一律。但是当我学习了人格心理学,尝试以心理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却发现平凡之下往往隐藏着波澜,很多想当然的事情另有原因,一些原来感到费解的现象也终于有了解释。下面我从防御机制入手来  相似文献   
7.
戏剧《安娜.克里斯蒂》通过主人公安娜的坎坷命运以及人与人、人与大海之间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对奥尼尔的宿命观进行了揭示、讨论和剖析。  相似文献   
8.
奥尼尔的悲观主义植根于他个人的坎坷生活,而他的悲剧创作意识更是来自他自身的痛苦经历,是他对人生和社会进行观察和体验的沉淀与结晶,所以在奥尼尔的剧作中,几乎所有的主人公都是漂泊不定、无家可归的人,他们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通过对他们的悲惨遭遇、精神创伤和内心苦痛的深刻剖析与揭露,体现了生活的主题、社会的基础和历史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自跨文化教育思潮在我国外语界兴起以来,测试始终是一个难点问题。从文化测试的理论分析入手,结合目前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测试现状,提出了应在外语教学中导入的文化测试点,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与语言测试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影响有效交流的种种障碍,导致所有上述障碍的最大问题就是文化预设.文化预设是跨文化交际中会话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培养文化预设能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