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85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高校要科学地分析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市场取向的教育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科学方法,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老漂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流动人口,专指以帮衬子女特别是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从自己生活的农村来到子女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的准老年人和老年人群体。“老漂族”是一个具有较强异质性的群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通过对江苏省H市X社区18位“老漂族”的深入访谈发现,“老漂族”的流动是在工业社会传统家庭性别分工消弭的时代背景下,子代的需求和父代的回应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以一种“父代投奔子代”的独特方式重塑了转型期中国的代际关系,“老漂族”生存状态也因此呈现出一幅喜忧交加的另类图景。随着“老漂族”群体的发展壮大,这一群体未来的去向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方高校在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形式化、理念化、功利化等问题和困境.地方高校为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作用,更好地引领区域文化发展,需要进行反思,努力在强化观念、改进方式、突破机制、重视实效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分支,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以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讲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淮安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为高校铸魂育人提供了重要载体.期待通过政府加大对淮安红色文化的统筹规划与开发利用、高校加大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与个人修养的提升等路径可以提升高校以地方文化资源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孙云龙  姜仲秋 《人才瞭望》2016,(14):232-233
红色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革命精神,蕴涵着经过血与火洗礼过的优质德育教育资源,具有时代价值.肩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重任的高职院校要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将其精神融入到德育教育课程建设当中,结合高职学生特有的文化认同心理机制、学习特点等,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广为接受的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教学、到地方红色旅游景点内开展实践性教学、结合地方红色文化建设校园环境以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指导学生创建红色社团推动合作型学习,最终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到达德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木艳  孙云龙 《人才瞭望》2016,(16):45-46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近年来被高校广泛采用,开展德育教育.如何利用以爱国爱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精神为基本内容的红色资源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创新创业以及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等为内涵的工匠精神,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高职院校的一个时代课题.以淮安四所公办高职院校为例,在分析地方红色资源校园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要深刻认识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着力提炼红色资源的教育内涵、大力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全面建设地方性红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在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学生满意度测评工作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过对新建地方院校在校生教学状况满意度调查发现,新建院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学生学习问题研究、推进日常教学管理以及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