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前教育应当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经验以及如何组织这些经验,将直接影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随着托幼一体化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寻求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有效路径是我国亟须解决的问题。新西兰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托育在内的托幼一体化课程标准,从培养目标、内容、实施到评价等一系列经验,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典型借鉴。目前,我国托幼一体化课程建设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比较有限。本文通过解析新西兰托幼一体化课程纲要的逻辑起点和内容要素,以期为破解我国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双减”政策作为我国教育“减负提质”的重要举措,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给教育领域带来新变化,也对教师情绪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教师由于自身要求、学校规范和社会期望进而产生情绪压力,表现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抵抗情绪3种基本类型,其情绪管理具有时间的长期性、对象的多元性、情境的复杂性和方法的灵活性等特点。本研究针对情绪感知、情绪内化和情绪表现3个阶段小学教师不同的情绪状态进行成因探析,据此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教师情绪管理困境分为8类,旨在进一步寻找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教师情绪管理既要注重内部调节,又要加强外部支持,其改进策略主要包括:辨析情绪压力来源、构建应然表达情绪、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等内部调节策略,建立教师情绪管理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等外部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业负担是典型的多因单果问题,从其丰富的内涵及形成的机理看,应着眼于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协同”的综合治理。其中,政府的治理应凸显“政策高地”作用,承担规范治理导向和构建政策保障体系的责任;社会的治理应注重“舆论阵地”作用,承担健全舆论机制、营造良好舆论生态的责任;学校的治理应夯实“治理基地”作用,承担自主变革课程、教学和评价等以有效治理学业负担的责任。由此形成政府“法治”、社会“德治”和学校“自治”的“三方协同、三治联动”的义务教育学业负担综合治理体系,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学业负担过重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水平大学非师范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是时下教育热点。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心理适应、人际适应、专业适应3个维度考察高水平大学非师范毕业生教师入职适应现状,结果表明:高水平大学非师范毕业生在教师入职总适应及专业适应方面,得分明显低于一般大学的师范毕业生;在心理适应、人际适应方面,略低于新教师整体平均水平;在心理适应方面,不同学历、是否担任班主任的高水平大学非师范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加大高水平大学非师范生的教师教育力度,优化教育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强化中小学校本研修以提升新手教师的“实战”能力,同时重视高水平大学非师范毕业生入职后的心理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