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印巴两国一次次危机的爆发 ,其根源是多方面的。“1 2 .1 3”印度议会大厦枪击事件引发的印巴危机 ,由于美国的“9.1 1”事件 ,使其变得更加复杂。深入分析研究诱发印巴危机中的三大根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对我们正确了解与认识印巴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复杂多变性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2.
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与建立和谐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根本前提条件。这一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时代主题是大势所趋,具有客观性。中国领导人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性大观念。坚持和丰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观是中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中国走和平兴起道路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中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大背景: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相互依存的深度,大国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制约了霸权主义,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机制正在发展,一些新的安全观念正在形成并为广泛接受。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但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3.
海湾六国的经济和社会有着许多的共同特征。从整体来看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石油为主,普遍存在本国国民失业率高的现象。石油收入是这些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但“石油经济”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海湾六国政府实行了经济多元化政策以期早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但可持续发展并非局限在经济方面,还包括了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即关注环保和有效利用资源。本文以海湾六国为例简析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实施战略及影响因素,这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4.
中期选举后,共和党失去对国会的控制权,美国极端保守主义势力遭到沉重打击,美国国内要求布什政府调整中东政策的呼声日高。在中东战略和伊拉克政策严重受挫的严酷现实面前以及在国内外多重压力之下,布什政府有可能对现有政策做出一定的调整。但这种调整将受到布什总统本人的价值判断以及其他各种现实因素的诸多限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5.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国家为了破解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土地指标难题,而进行的试点式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突破了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由于不能从增减挂钩制度改革"路径依赖"来进行审视,致使在研究过程中仅仅就该项制度来评价相关实践,其在观点和论证上出现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误区。文章从上海、浙江、成都、天津等省市所进行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形成问题出发,来深化对这些改革试点内涵的认识,并进而为准确地归纳本次试点改革制度性难题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6.
57.
58.
龚克瑜 《创新》2009,3(2):5-9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是目前国际上最大、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分析和比较上述三者的发展背景、历史进程、特点和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如果将东亚经济合作机制作为一个整体与上述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东亚经济合作的机制化程度明显落后,建设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十分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59.
汉魏耳珰考     
李芽 《南都学坛》2012,32(1):24-29
耳珰,起源于原始社会,最早的文字记载则见于汉代,并流行于汉魏时期。汉魏耳珰之造型分收腰圆筒形、钉头形和穿系珠珥型三类,也称耳珠,珰珥,主要以玻璃和珠玉制作,其佩戴方式分为穿耳式、簪珥式和系于耳部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在汉魏时期应该同时存在,但至少在汉族上流阶层的女性当中,应是以簪珥这种佩戴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60.
程砚秋受到梁启超"小说界革命"以及"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改革京剧。他曾尝试吸收西方戏剧之长大力改进中国戏剧,无论从唱腔、唱词、舞台表演及美术设计等方面都对传统京剧艺术程式作了较大的突破及创新。但他晚年则完全沉醉在挖掘、清理传统戏曲遗产,总结传统戏曲规律,维护传统戏曲精神之中。程砚秋从向西方戏剧学习的狂热到回归到维护传统的经历,可视为传统京剧艺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