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3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管理学   47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68篇
丛书文集   4180篇
理论方法论   459篇
综合类   4187篇
社会学   77篇
统计学   2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745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733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603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01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张贻桑 《理论界》2008,(5):228-229
企业危机可能发生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危机管理要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介绍了危机管理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探讨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进行危机管理的侧重点,借以给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危机管理的企业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2.
汇率变动会通过利率平价条件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选择,也会通过购买力平价条件影响商品国际竞争力,企业在汇率变动条件下的投资决策主要是基于对汇率变动的财富效应、需求效应、成本效应和风险效应的综合考虑.通过引入风险因素的效用函数对汇率制度改革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地区投资产生相应的效应;研究还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和对美元升值,对中国经济重心"由长江以南向长江以北以及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的转移过程有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利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测算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发达国家以及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着重探讨了规模经济、产业差异化、消费者偏好、跨国公司内部效应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因素 ,并简要提出了中国如何通过产业内贸易逐步提升动态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孙浔 《理论界》2008,(6):108-109
马尔库塞对作为统治手段的技术展开了理论层面的深刻批判,呼吁一种能给人类和自然带来解放的新技术,但他对技术实践层面的研究不够深入。芬伯格对技术的研究则把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起来,发展和完善了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判思想,提出了“转化(transform)技术”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5.
赵俊玲 《兰州学刊》2008,(2):181-183
何焯《文选》评点本今天共存三种:乾隆三十四年蒋维钧辑《义门读书记》、乾隆三十七年叶树藩海录轩朱墨套印何评《文选》、乾隆四十三年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于本是今天较为常见的本子,但于光华重订时增入的所谓何焯初次评本内容,其实是何焯同时学者俞砀的评语;何氏多次评点《文选》,于本于何氏评语往往早、晚皆录,故较以己意去取的叶本、蒋本为详;叶本、蒋本亦有不同。研究何焯的《文选》评点.于本是较为详悉的本子,但要剔除重订时增入的“专论文法”之语。  相似文献   
106.
尚红娟 《江淮论坛》2008,(2):99-105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领导者,在对国家进行社会整合中,尤其在法制体系尚未健全阶段,依旧沿用了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而且是极为成功的政治动员方式发起了土改、镇反、三反、五反等群众运动.本文试通考察三反运动的历史运作过程,以探寻中共这一"运动治国"的施政模式和内在规制.  相似文献   
107.
经济伦理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的批判的资本论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一个问题,就是面对资本逻辑、面对市场经济,经济伦理学能够做些什么?我觉得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严格说应该是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它的思想是很清楚的,马克思在高度肯定资本增加社会财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揭露了资本跟人性的对立,指出了资本的展开构成就是人性受压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8.
赵娟 《理论界》2007,(10):203-204
中国古代军事伦理文化当中包括许多有价值的爱兵思想,例如卒为手足、身无贵贱、师克在和,将识士情、爱卒如子、甘苦与共,教令为先、严爱相济、人尽其才等。这些好的经验对于做好新时期尊士爱兵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城市社区研究中的国家社会视角:局限、经验与发展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基层研究开始关注邻里空间,许多研究者运用国家—社会范式来研究邻里。基于相关实证研究,本文力图揭示国家—社会范式在中国城市变迁研究中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嵌入于特定邻里空间的利益与目标各异的行动者进行分析时的局限,认为在邻里研究中应更多地强调行动者分析。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时令节日及其叙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小说常借助时令节日来谋划结构、展开叙事.周而复始的"四时"观念有助于古代小说循环构架的形成.<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小说带有"四时"转换性质,<西游记>等神魔小说也常利用"四时"观念来完成故事之间的过渡性转换.在世情小说中,<金瓶梅>的"四时"秩序尚处在隐含象征层次,<红楼梦>的"四时"布局则已达到了哲理化高度.作为独特的文化心理:"四时感"有助于古代小说表达人物情绪的喜怒哀乐乃至命运的悲欢离合.在古代小说的"四时"叙事中,人们更多地利用"春"与"秋"来生发话题.呼应"天时"的"元夕"等几大传统"人时"节日,为古代小说故事的生发提供了"时机",并成为故事赖以展开的人文化时间刻度.每逢佳节,社会整体的狂欢热闹和个别家庭的生离死别容易出现错位,从而成就了古代小说的"乐中悲"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