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7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91篇
统计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12.
实现"体面劳动"的意义及制度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面劳动"是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并倡导多年的理念,从"体面"的角度讨论劳动和就业,将其作为劳动的重要属性专门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其实现过程中却面临着重重的制度性障碍,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相关制度的创新,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以促使中国"体面劳动"的实现机制逐步合理化、优化.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旧农保之间存在着筹资方式、覆盖范围、给付待遇的差异.新农保更好的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福利经济学分析模型,利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分析在实施新农保制度前后社会的福利变动情况.社会的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减去政府财政补贴成本,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总福利增加,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总福利损失.分析发现其需求弹性对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成本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影响着社会总福利,因此我们加入弹性指标,进一步分析新农保制度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产业集聚规模的均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规模存在一个均衡水平。文章以我国制造业20个产业为例,分别利用三个描述产业集聚水平的指标,构建了不同角度反应当期产业集聚水平是否均衡的滞后调整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同显示我国目前的产业集聚水平处于非均衡状态,现期的产业集聚水平受短期集聚水平和长期集聚水平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并且我国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与西方国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运用利益相关者矩阵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层面和过程层面指出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设计了基于实践教学理念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华美国企业建立了一套严谨而科学的招聘制度和培训制度.严格的用人标准、科学的招聘程序、多样化的招聘渠道,以及富有特色的培训体系,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成为在华美国企业成功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因此,研究中国人均口粮需要量并建立人均口粮安全的数量标准,对于准确判断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为依据,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和不同年龄男女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计算符合营养标准的年人均口粮需要量,结果为191公斤。这一数量可以作为我国目前粮食消费结构下口粮安全的数量标准。据此标准,我国目前口粮供给数量是安全的,但存在地区结构和人口结构不平衡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和正式制度层面上。由于日本具有独特的儒教思想、蛸壶型文化以及特有的信息文化特征,使得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与其他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特征。我国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不仅注重正式制度,还应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完善,避免由于非正式制度的缺失导致正式制度的失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企业人才资源工作特点的分析,发现人才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我国企业人才资源的工作满意度状况不是十分乐观,企业给予人才资源工作满意度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只有寻求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人才资源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会计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一门科学。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从早期企业主管人员可以任意干预会计报表的编制,到现代会计理论趋向于规范化、国际化,会计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的会计演进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