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62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式创新的概念前提、内在动力、外在推力、理念表达、强化升级、现实需要、受众变化等是思想政治教育需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媒介融合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形式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形式;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呈现形式;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服务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形式;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共担形式。  相似文献   
22.
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教对荷兰社会济贫改革的重要举措是重塑其教会执事的职能。根据《圣经·新约》的启示,加尔文教会中的执事成为专职的负责管理济贫事务的神职人员。凭借加尔文教在荷兰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其教会执事逐步成为社会服务的核心。在教会权力与世俗权力的博弈中,16世纪晚期的荷兰社会产生了一个独特的、二元结构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23.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党的政治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党的政治建设是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的有效载体,为建设优秀党内政治文化提供必要条件和保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和新征程中,我们党仍然面临着复杂的执政环境和各种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复杂因素。因此,必须将发展党内政治文化融入党的政治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史巍 《晋阳学刊》2014,(3):65-69
马克思的"摘要"和恩格斯的《起源》都是探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关系的经典之作,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中探讨社会性别问题的典型作品。然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性别理论研究者,特别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者的眼中,两部作品却是截然分开的,后者的受重视程度空前,被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的"圣经",而前者相对是被忽视的。事实上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联和思想关联,将这一关联揭示出来,对于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性别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们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稳定状况既关系到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与和谐,又与整个国家的战略大局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频发,极大地威胁着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深入分析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存在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对确保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大脑和精神高地,大学精神是现代社会时代精神的旗帜和承载主体。近代以来,中国在完成了政治革命之后,又在进行着一场"财富革命"。财富中国需要财富精神的指导。从大学精神的社会责任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富价值理念,建构"仰望星空"的财富精神,是大学精神建设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27.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观念必须深入反思的实质问题。探讨当代中国发展观念的理论实质及其范式前提,从根本上说,是要实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和思维方式的历史转变。其实质。是要转变传统教科书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和阐释的自然主义哲学范式和客观主义思维方式.确立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其关键,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事实思维与价值思维之双重思维向度。按照马克思的社会观念和发展理论:社会生活和人的存在、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现实的人与其社会生活之间的存在和展现、活动和方式、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表现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不是自然界,也不是所谓神,而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出发点和目的的人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意味着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中心、目的和实质,社会发展则是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形式、手段和条件。  相似文献   
28.
陆阳 《阴山学刊》2014,(6):100-103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知识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西方先进思想、技术等的传入,中国的新式知识分子得以形成。这批知识分子的构成复杂多样,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知识分子的特点,他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9.
丛晓波 《兰州学刊》2014,(7):145-150
对转型期人们行动背后普遍存在的基本社会文化规则进行解读和分析是具有时代迫切性的话题。在历史中选择和传承的社会文化规范维系着社会成员心理与行动的标准,也使各种社会文化呈现出特殊性。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经历着从传统与现代之间,血缘家庭到社会责任的转变;以及在中国与西方之间,经历着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转变。当前中国面临着转型期文化规范常模的多重选择,需要在思想与心理的层面上完成社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常模构建。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