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6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探讨了两台平行批处理机的调度决策问题,着重考虑了订单具有不同加工类型、同一批次只能加工相同类型的订单以及机器批容量有限的调度情形。针对订单实时到达且需要立即决策是否接受的实际情景,运用在线理论构建了平行机批调度在线模型。证明了该问题的竞争比下界为2Bw/(1+√Bw),其中Bw分别表示批容量和单个订单的最大完工收益。进而设计给出了收益阈值算法PT并证明其对于订单具有紧交货期限的情形竞争比为2(1+Bw)/(1+√Bw);对于非紧交货期限的情形,证明了修正的PT算法具有竞争比为1+2(1+Bw)/(1+√Bw)。  相似文献   
282.
通过对时尚策略型消费行为的研究,把消费者心理动机归结为两种,其一是因冲动购买而错过降价产生的“高价遗憾”;其二是因等待降价并延迟购买而遭遇缺货产生的“缺货遗憾”,并在此基础上,在一个两周期销售中分析其对企业的降低标价(Markdown, MD)与抬高标价(Markup, MU)两种定价模式的影响机理。首先把两种遗憾心理因素纳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建模分析了需求随机下降低标价(抬高标价)两阶段销售模式中供应商如何通过考虑消费者行为设置不同阶段价格和限量配给水平的决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定价模式下供应商收益参数的对比,重点分析了两种遗憾心理因素效应对销售阶段分割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有遗憾心理的消费者将削弱延迟购买倾向,供应商可通过制造适当的配给风险诱导顾客高价期购买;其次两种定价类型下,当满足一定条件时,面对遗憾心理的消费群体,企业均能实现比统一定价更高的最优收益,并且抬高标价比降低标价的优化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83.
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众包模式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众包模式在国内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鉴于众包模式在物流、新闻和翻译行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采用文献分析法在分析众包模式在物流、新闻和翻译行业应用的优劣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几年有关众包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发现,众包模式能够提高这些行业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社会综合效益,但也存在着缺乏法律监管、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容易泄漏等问题;当前众包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众包质量、众包任务分配、用户参与意愿和众包风险等4个方面,未来众包模式研究应该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对众包的影响、众包任务的高效分配、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84.
世界城市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果颇丰.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西方世界城市理论的经典学说作了详细回顾,对已有的实证研究作了分类,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包括实证研究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视角.这一方面为中国世界城市研究提供了前沿信息情报,另一方面可为今后的研究拓展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85.
人类经济活动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这就是资本逻辑。对内,资本逻辑要求建立法治秩序,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对外,资本逻辑则是到处扩展,力求建立自己的殖民体系。经济转型的本质在于变外源型经济为内源型经济。当经济启动的要素不仅仅是外在的,而且是内在的;经济启动的动力不仅仅是资源要素,而且是人力资本要素;经济运行的周期不再是简单的克隆与重复,而是有一个不断的创新过程;那么,经济转型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进程。  相似文献   
286.
287.
本文以种群动力学中的Logistic模型,构建了两企业、卫星式、平等式和卫星-平等复合式产出共生模型,并求解了不同共生模式下的稳定性条件,发现生态产业链中共生模式与共生网络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不同的共生模式中企业之间的关系相互不同,抗风险能力也差异巨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通过构建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和培育核心企业和共生网络冗余度的方式来保证生态产业链中企业共生模式的稳定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288.
策略型消费者为选择购买时机而估计立即或推迟购买产品的效用时,除了考虑价格和可得性,还应考虑等待成本。考虑消费者等待成本的差异性,将消费者分为高等待成本消费者、居间等待成本消费者和零等待成本消费者。基于报童模型和理性预期均衡原理,考虑三种类型策略型消费者的不同比例,构建了零售商的定价决策模型。分析比较了三种情形的定价决策:以高等待成本消费者为销售目标的定价(TM定价)、以高等待成本和居间等待成本消费者为销售目标的定价(TMξ定价)以及以所有消费者为销售目标的定价(TA定价)。研究显示,即使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由于等待成本的差异也会表现出短视型或者是部分理性的消费特征。采用TM定价时,零售商最优收益随高等待成本消费者比例的增大而提高;采用TMξ定价时,零售商最优收益随零等待成本消费者比例的提高而降低;采用TA定价时,零售商有固定的最优收益,零售商可以通过权衡每个消费者群体的保留价格和相应的买家数量来获得最优的定价策略。当零等待成本消费者的比例大于阈值,不管其他消费者的类型和比例如何,都应采用TA定价策略。在存在降价销售期的情况下,零售商在两个销售阶段的均衡价格与消费者在这两个销售阶段的等待成...  相似文献   
289.
本文基于2011—2020年337个地级市数字金融指数和中国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虽然作用效果无法避免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约束,但在长期内保持了强劲态势。从结构上看,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而数字化程度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尚未显现。第二,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提高企业信贷资金比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路径,最终达成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功效。第三,从调节效应来看,行业竞争的加剧会强化数字金融对企业风险承担的积极效应。第四,基于企业内外部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成长期企业中,以及在经济政策稳定性强的情境下,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带来更为突出的驱动效果。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多渠道赋能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0.
本文在阐释银行贷款竞争风险效应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对这一效应的影响机制,并选取321家商业银行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贷款竞争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通过了Lind-Mehlum三步法检验;在竞争度低于临界值的良性竞争区制与高于临界值的恶性竞争区制,贷款竞争分别具有风险抑制与风险加剧效应。政策工具的边际影响方面,资本监管对贷款竞争的风险效应具有结构性治理优势,其在加强良性竞争风险抑制效应的同时减弱了恶性竞争的风险加剧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则面临权衡,二者分别从整体上削弱与放大了贷款竞争的风险效应。政策工具的协同影响方面,紧缩性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监管的治理效果在良性竞争区制均无显著影响,在恶性竞争区制分别具有加强与削弱作用。进一步考察结构维度宏观审慎因素的影响发现,以同业负债占比刻画的银行直接关联有助于增强良性竞争的风险抑制效应,但也会放大恶性竞争的风险加剧效应;以业务同质化水平刻画的银行间接关联会削弱良性竞争的风险抑制效应,且会放大恶性竞争的风险加剧效应。本研究对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协调运用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