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车金良 《社科纵横》2009,(9):159-162
图书馆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中介,环境文化为表层的结构体系,具有激励、导向、约束、凝聚及辐射等功能。图书馆价值观是图书馆文化的灵魂,它从意识形态的深层影响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精神文化通过功能发挥作用,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必将促进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更好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82.
83.
在改革进程中,如何建立起既保留民族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理想性,更能较好地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新的道德观念,已成了民族进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组织文化”是新道德的生长点,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是建设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民族道德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4.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嫁接,对于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重建和新建,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一种历史责任。 一、邓小平的经济伦理道德观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鲜明特色就是针对性和  相似文献   
85.
中国近代“封建”话语的兴起及其指义处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释义的“封建”话语是解读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关键词”之一。本文从历史语言考察和语言解释学的角度 ,对这一概念在中国近代的提出、兴起和含义变化的过程进行探讨 ,以期揭示在这一过程中因其意义处境化而与马克思主义原生语义的错离和其中的原因 ,客观地评价这种表述所起的历史作用和存在的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86.
<正>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建党思想卓著,前者以奠基和开拓性地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运用发展于中国,形成了党的建设的理论而垂范后人,后者以思想深邃、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理论体系而光彩耀眼。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建党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无论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历史作用和科学价值,还是对于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7.
刘少奇同志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并指出苏北地区是最有发展希望的地区,卓有成效地领导了抗日军民成功地开辟了华中抗日根据地,使我抗战形势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刘少奇同志在最危难的时刻制订了一系列的军事策略方针,在我党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8.
识别电子商务技术对农村居民增加收入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对于在农村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以2018年中国农村电商发展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效应,发现参与电子商务的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比未参与电子商务的农村居民高83.6%。使用分位数回归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效应,发现电子商务对低收入家庭的增收效应远远大于中高收入家庭。政府应通过积极在农村地区推广电子商务、为农村居民电商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红利等措施,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质量。  相似文献   
89.
华中局党校是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1年5月在苏北盐城创办的一所干部学校,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下,虽几经周折,几度迁址,仍克服困难,坚持办学,直至1944年冬完成历史使命。华中局3年多求真务实办党校的成功实践,在坚持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突出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等方面,对于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