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489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30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由预付资本规模和预付资本社会再生产组织效率决定的市场经济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基于理论模型,借助LMDI乘法分解对以信贷为代表的货币预付资本的规模、效率和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认为:中国以信贷为主要代表的货币预付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驱动力,以信贷规模为代表的信贷投入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信贷效率在没有外部扰动年份对经济增长呈现正向贡献,信贷的区域结构变化对中国当前经济增长不具备驱动力。  相似文献   
992.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深刻的进步和变革,其以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基础,要求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系统而深刻的革命。这一革命以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为起点,同时也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这种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产业革命自开始以来至今不断深化,在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的驱动下,不断丰富着其历史内涵。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的进展具有许多共性,但作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历史实践又具有不同的特征。认识和把握这种关于现代化的共性和特性的能力、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推进现代化历史实践进程的自信和自觉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提出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艰苦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化的理论认识更加科学、更加自觉,而且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切实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93.
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难与"人才高消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扩招意味着取得大学文凭的成本下降,没有强化高校间梯度层次的扩招结果,仅仅是将毕业生整体学历层次往上平移,使过去要求专科的岗位变成要求本科,过去要求本科的岗位变成要求研究生,并出现大量无法就业的毕业生,个人在整个劳动力供给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高消费"问题的关键在于拉开高校之间的层次差距,强化教育文凭作为传递劳动者能力信号的功能,同时强化同级文凭的分层,使就业市场由单纯追求更高的学历转变为追求更好的学校.  相似文献   
994.
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是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 ,经济学侵入了其他学科。由于经济学的大举入侵 ,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导致许多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出现。公共选择理论就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政治和政治制度的一门“新政治经济学” ,它是在2 0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前沿学科之一。西方经济学家自称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科学 ,因为根据他们的定义 ,经济学是在资源稀缺和人们的欲望无穷多样的条件下研究如何选择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来满足人们当前最为…  相似文献   
995.
次优理论认为 ,微观经济政策实施所造成的满足多条件的状态并不能比满足较少条件的状态更接近于帕累托最优状态。运用次优理论对贸易政策分析的结论是 :无论存在失业成本 ,还是为保护幼稚产业 ,生产补贴这些直接指向市场扭曲本身的政策都比关税保护更优  相似文献   
996.
论国际资本流入逆转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本国经济 ,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了金融自由化政策。但当一国政府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逐步取消对国际金融资本交易的限制时 ,就有可能造成国际资本流入发生大规模逆转 ,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因此 ,政府应加强对各种市场组织经营质量的监控 ,消除金融危机的隐患 ,使金融自由化改革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得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997.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发展中小企业是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化和分工的要求,垄断和竞争的发展,人们对产品和服务在需求上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小企业的发展能提供大量的商品和劳务,扩大就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替代或补充大企业的不足.而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数量少、效益也不高.西部开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扶持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可采取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财政、税收支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经营能力等措施,促进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9.
新中国成立 5 0年来 ,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与实践 ,到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论十大关系》,到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 ,肯定价值规律、市场调节的作用 ,经历了曲折的认识、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 ,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是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本文通过构建结构化超级乘数模型,并基于矩阵谱分解方法分析内需能否替代外需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以及增长引擎转换带来的经济波动问题。理论研究表明:内需能否替代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取决于生产技术、分配关系、消费行为等;增长引擎转换产生的需求结构与增长率变化会通过生产体系导致净产出结构出现波动。经验研究显示: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大于出口的拉动效应,内需能够替代外需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增长引擎转换导致整体经济产生的波动程度在上升,但一旦增长引擎转换完成后,内需增长率的变化不会导致我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