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中的社会排斥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虽然在保障当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政策执行过程存在政策排斥、资本排斥和信息排斥等社会排斥因素,移民搬迁出现普遍的"搬富不搬穷"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移民搬迁设计的"挖险根"和"挖穷根"的目标和宗旨。这种偏离不仅对普通农户和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产生消极影响,还蕴藏着区域性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262.
中国农业政策新目标的形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岳论丛》2016,(2):24-29
保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与增产、增收并列的农业发展政策新目标。这既是顺应农业发展转型的主动选择,也是全面保护农业多功能性的理性回归。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的迅猛发展、其行为特征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以及成功实践,都将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实现农业政策新目标的"合意"主体。实现农业政策新目标,首先要加强新目标的宣传落实,使之深入人心;其次要在政策上提供指引,激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行为;最后要重点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使其成为农业政策新目标的"合意"主体。  相似文献   
263.
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理解当前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是否具有"政治性"这一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我们如何理解"政治".长期以来,政治被视为精英们的事情,因为它从来都是与权力、统治和管理这些公共领域的上层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正在向这种主流的"政治观"提出挑战,底层政治实际上也是公众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64.
265.
王垚  年猛 《城市》2018,(8):3-15
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为河北省中小城市尤其是邻近京津的区域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区域竞争加剧也为形成良性与分工合理的区域合作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笔者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在分析和总结近年来涿州市参与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涿州市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区域合作原则及总体思路,重点剖析涿州市与北京市、天津市、 河北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关系和重点合作领域,为河北省其他中小城市如何参与并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66.
267.
268.
269.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演变、模式比较及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岳论丛》2016,(9):15-23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不合理的"双增长"和农村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当前必须尽快为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自农村改革以来,宅基地退出政策经历了允许农村房屋与宅基地一体转让、禁止向城市居民出售农村住宅及宅基地、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与集体内部转让三个阶段。现行宅基地退出模式主要有宅基地换房、宅基地收储和市场化交易三种。比较而言,市场化交易能够发现宅基地价值、实现供需平衡,有更好的推广价值。但是,当前实施宅基地退出,除法律法规及观念上的障碍外,还存在其经济价值难以实现、相关配套改革缺乏、少数农户的财产权不被重视等问题。为此,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综合配套改革,依靠政府引导和市场化途径,实施分类、分层、多样化的策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推动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相似文献   
270.
畅通农业"双循环"系统的现实逻辑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双循环"战略离不开农业的参与.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起点和基础,我国农业面临自然资源不足、增产能力有限、供求结构错位等现实问题,必须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目标.有效的农业"双循环",应是包含产品、资金、技术三个方面循环的多层次系统,我国农业"双循环"的发展目标应是"内循环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外循环以改善食物供给为主,内外联动相互促进".结合我国农业现状,要构建契合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农业"双循环"系统,应着重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切实保护好国内耕地资源、适度调整国内农业生产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现代化粮食收储体系、优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