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垚  年猛 《城市》2021,(2):34-41
肃州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通衢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交通节点.肃州区应立足当前交通区位优势、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沿海产业转移等重大战略机遇,实行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促转型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向西融入中巴经济走廊、向南接入西部陆海大通道、向北开拓俄蒙市场,加大吸引外商投资、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开展区域合作的力度,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区域经济实力,推动形成"承东融西、接南拓北"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年猛  王垚 《城市》2020,(3):38-46
为尽快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昆明应把握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环境优势及政策汇集优势,在外商投资稳步增长、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及区域合作日趋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双向开放、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内区域发展地位,最终形成融入国内、联通周边以及接轨国际的大开放格局。  相似文献   
3.
4.
笔者以我国1985年~2014年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构建有序响应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以强调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城市形成越早、 规模扩张也越快.笔者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时期,各城市应将自然条件的全面改善作为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爱心     
特蕾莎的生命演绎了她的信仰!“热爱人类的生命,满足人类的需要,唤醒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6.
基于组合评价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增长,区域协调水平也在不断变化,本文从经济、城乡、社会、环境与协调能力五个方面入手,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两种方法构成的组合评价法对2000年与2007年中国区域协调水平进行评价,发现区域协调水平呈现出"东强、中弱、西更弱"的格局,但是这一格局随着区域政策的实施与细化呈现一定的变化,证明了坚持不懈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交通枢纽项目中设施管理只注重物业管理,设施运行管理与设施规划设计间缺乏信息传递而导致的设施规划设计不能充分体现枢纽运营需求的现实情况。文章以设施管理为理论基础,以枢纽运营管理为导稀,根据功能特点将枢纽设施类型进行区分,分析了不同类型设施的利益相关者需求,并将其价值需求形成设计指标,弥补了设施规划设计与设施运行管理间的信息缺失。  相似文献   
8.
王垚 《经营管理者》2013,(21):31-31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十分复杂,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发现建设银行宁夏区分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认识、运作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阐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作者主张通过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控制机制和传导机制,对该分行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进行优化和完善,达到防范操作风险全流程、全环节、全参与,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保证宁夏建行各项业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范式演进学说,通过对已有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性归纳,研究得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的发展脉络与项目本质认知的深化具有关联性,从项目一次性特征到临时契约及社会网络的本质认知,工程项目情景下的风险分担研究呈现出范式演进的特征;技术与组织范式关注于从风险识别、评估及分配等分担过程的视角揭示其改善机理,但研究缺乏“经济人”与“社会人”假设下的分析,有悖于现实情景;而契约范式与关系范式的兴起则拓展了风险分担解释空间,揭示了社会资本、信任等关系情景或要素对风险分担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王垚 《现代妇女》2014,(11):496-496
人脸识别已成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人脸识别技术的现状、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人脸识别的方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