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当今时代,大国政治博弈加剧,“全球南方”的战略地位与价值日益凸显。地位和角色的转变赋予了“全球南方”独特的理论价值,其逐渐超越传统以经济属性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概念,成为具有更丰富内涵的国际政治新概念,为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视角和路径。全球南方国家均非美西方盟友的核心成员,未处于国际权力体系的中心地位,具有相似的国际境遇、利益诉求、发展任务和政治主张。在国际秩序重构方面,全球南方国家主张以联合国宪章和原则为宗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实现平等共治、合作共赢。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全球南方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发展、消除贫困的迫切要求,主张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捍卫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国际经济领域,全球南方国家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主张坚持多边主义和公平贸易,通过改革与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应对挑战,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南南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能为完善现行国际秩序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2.
本文回顾了中国金融业相对滞后的改革历程 ,论述了当前金融业存在的主要隐患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设想 ,即从处理和根除大量银行不良债权入手 ,把银行改革与企业改革结合起来 ,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  相似文献   
53.
最近几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有关“新经济”的讨论不绝于耳。赞成者称之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或者新的“经济时代”;反对者称之为“伪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误区”,认为是媒体炒作的产物,严肃的学者大多不屑置喙。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新经济”?是弃之如敝屣?还是通过认真的学术研究深入探究它所隐藏的丰富内涵?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4.
55.
56.
潘蓉  肖河 《国际论坛》2020,(2):93-109,158,159
"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颇具改进潜力的理论机制,简单地批判和拒斥这一概念既无助于拓展对大国竞争的理论研究,也不符合对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现实的直观感受。如果用军备、冷战竞赛或者破坏性政策来代替战争作为因变量,"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更是能够具备相当程度的解释力。不过即使如此,利用该机制来分析当前的中美关系时,仍然要仔细审视这对关系是否适用于该理论的关键逻辑--美国对中国的实力增长真正地感到恐惧。从政治心理学中恐惧的概念出发,结合美国国内的相关讨论、政策表述和对华行为,可以看出美国目前并未恐惧中国,其行为更多是为了追逐利益和声誉,其整体对华外交政策以"碎片化"和"追逐风险收益"为主要特征。这意味着"修昔底德陷阱"可能尚未在双边关系中触发。美国的对华政策的主要变化是将"规范"中国的重点从政治和安全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更多是其对冲战略的重心调整而非"质变"。"修昔底德陷阱"尚未触发的结论有其双重意义:积极而言,不必夸大美国的制华政策,激烈的经贸摩擦并不必然滑向"新冷战";消极而言,中美关系仍然有很大的恶化空间,如果持续互动不当,还会招致更具破坏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冷战后,南方国家的战略地位反而上升,本身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南北经济差距有缩小趋势。南北关系的重点将由政治关系转向经济关系,对话与合作成为主流。南北政治经济矛盾的焦点已相应地发生了转向。今后更多地表现为国际资金的分配、贸易摩擦和环保问题上的分歧与斗争。  相似文献   
58.
世界上的农业合作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领域的和流通领域的两大类。后者,从广义的意义上说,不仅包括通过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来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后服务的购销合作组织,还包括农村信贷、保险、生活消费等合作组织。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一般地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前者较为发达,在西方国家,后者较为发达。日本  相似文献   
59.
“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作为学科名称,与“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通常同义,并且与“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 studies)相通。[1]在国际学术界,这几个概念的使用,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可以互换的。不过,在许多情况下,这几个概念的用法是有区别的。“国际关系”比较侧重于国家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国家间关系”(interstae relations),而“世界政治”则含义更宽泛,既涉及国家行为体(actor),又涉及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全球政治”(global politics)。[2]…  相似文献   
60.
世界政治与经济形势经过由紧张到缓和、由对立到对话的历史性转变期,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东亚的政治经济形势将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东亚经济圈将呈现繁荣景象。 一、处于历史性转变期的世界政治和经济 1、东西关系由紧张转为缓和。1979年开始实行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苏联的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积极影响。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之后,苏联也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国家进入了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性的转变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