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8篇
民族学   21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青海牧区频发的鼠虫灾害是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产物,是由于人类不恰当的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灾难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牧区鼠虫灾害的防治,还需要从保持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度,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唯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鼠虫等生物灾害的历史难题。  相似文献   
22.
吴锐 《文史哲》2007,(6):35-47
1923年,顾颉刚先生根据《说文》"禹,虫也",猜测"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将作为动物之名的"虫"偷换为蠕虫加以讽刺。其实虫为动物总名,顾先生的假说已触及到了用图腾解释族系祖先。1937年,古史辨派健将之一童书业先生提出的"禹为句龙"是朝顾氏假说的正确发展,顾先生晚年也仍然坚持"禹为动物"。从金文字形来看,"禹"就是蛇的象形,确属"虫"。禹父"鲧",又作"鮌",实为"玄鱼"二字的合写,"玄鱼"等于"天鱼",意谓神圣的鱼族。甲骨文中存在没有释读出的"天鱼"、"大鱼"合文,意思等于"玄鱼"。早在仰韶文化大量出现的"蒙面人"神秘主义纹饰,其中"蒙面人"和鱼的组合,寓意即"天鱼"。受崇拜的鱼、龙、龟,长期被先民视为一物。当前学术界寄希望于从豫西或晋南寻找最早的夏文化,而夏文化的渊源可能在西部渭水流域。  相似文献   
23.
李万生 《云梦学刊》2005,26(6):91-94
《水浒传》书名“水浒”当源自《诗·大雅·緜》;作者施耐庵对宋江等人的结局无限的哀惋浩叹,其以“水浒”名书的用意十分深刻委婉。  相似文献   
24.
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万明 《河北学刊》2004,24(3):145-154
晚明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变迁;同时,世界经济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明初,白银并非合法货币,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初步奠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事实并非如既往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导致了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从时间和动因上看,中国的社会需求曾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开发,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并为整体世界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当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世界之时,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出来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25.
王宇信 《殷都学刊》2004,(4):108-110
《甲骨学通论》用韩语译成并将在韩国出版 ,我感到非常高兴。我高兴的理由 ,是因为甲骨文这个中华民族很古老的文字 ,从 1 899年被发现长达 90多年以来 ,通过中国和外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与探索 ,甲骨学已成为有很丰富的研究资料和规律严密的专门学问。谁要了解并研究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谁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甲骨学知识。所以甲骨文不仅在中国有不少的爱好者和研究者 ,甚至在世界 ,例如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瑞士、新加坡、韩国、意大利等国家 ,也有不少的学者为了研究甲骨学而投入自己一生的精力并且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以说甲骨…  相似文献   
26.
卢钟锋 《云梦学刊》2004,25(3):13-14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所作的科学理论概括。当今,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马克思社会形态学科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历史研究正面临着严重的理论危机。  相似文献   
27.
章学诚对戴震学术的评价,有一定的阶段性。伴随着自己学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他在乾隆五十四年、五十五年集中点名攻驳、评价戴震学术,一方面是针对当时学风病痛而发,另一方面,则有着完善自己的学术体系、推扬自己学术主张的目的。他与戴震学术主张中某种契合的主张,正是为乾嘉主流学术所摒弃之义理。戴震以训诂明义理的新学风难以拓展和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在当时难以引起共鸣,皆可见乾嘉学术风气影响之深刻。  相似文献   
28.
帝喾并非商之始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震中 《殷都学刊》2004,(3):10-13,21
~~帝喾并非商之始祖@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  相似文献   
29.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诗论>第24号简论及<兔置>,"兔"字作" ",这使人们得以见到楚系文字"兔"字的写法,亦为人们释读第四号简、第八号简、第二十五号简的从兔之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陈祖武 《文史哲》2007,(2):78-83
在中国学术史上,乾嘉学派活跃于18、19两个世纪间的学术舞台,其影响所及,迄于20世纪中而犹存。最近一二十年间,董理学术史之风复起,乾嘉学派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各位先进较多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论证乾嘉学派如同历史上众多的学术流派一样,也有其个性鲜明的形成、发展和衰微的历史过程。准确地梳理和把握此一历史过程,或可窥见18、19世纪间,中国学术之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