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在全球价值链时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如何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这就需要把握全球价值链重构发展的新机遇,找准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价值链,扎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管理体系,全面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数字化水平,完善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导向型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32.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货币滞存法对广东2003—2011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算,进而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对超额货币和实体经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广东省超额货币与实体经济存在反向的协整关系,当超额货币上升(下降)1%时,实体经济会下降(上升)0.6%左右,因此,应当关注超额货币对实体经济产生的长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33.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财税政策给予必要的支持。财税政策可以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财力支持、减轻科技创新税收负担、降低科技创新综合风险等途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财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明确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根据产业创新进程特点实行阶段差别化政策,区分产业技术水平,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综合运用一般预算支出、财政补贴、财政担保、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一揽子政策工具,切实增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4.
零售企业凭借技术和组织创新逐渐成为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通过对以沃尔玛和苏果为代表的中外零售企业在农村市场创新扩散行为进行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成功的零售企业都充分重视城镇在城乡中心地流通体系中的链接作用,在引入和成长阶段采取传染扩散模式,并充分利用规模、范围和密度经济实现公司的低成本扩张。在农村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成功的零售企业也不断提升影响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注重流通创新属性与市场环境的匹配。  相似文献   
35.
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力量,其发展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和现实发生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农村产业基础的日益夯实,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在部分地区逐渐完成从“退回来”(被迫式返乡创业)到“跑回来”(主动式返乡创业)的转换。近年来,处于珠三角经济辐射带的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通过减少和消除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息、成本和能力障碍,激发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在积极性,为提炼政府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逻辑提供了重要的案例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36.
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保障性住房社会管理能力方面的短板,削弱了保障性住房工作的实效性。应当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居民多方面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政府各部门的职权,利用购买公共服务等多种方式,完善在住房保障的信息管理、准入退出、监控制度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7.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要,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和变革创新,加快发展数字文化经济势在必行。数字文化经济既是数字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经济的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文化的要素化生产、创意的工业化转化、消费的沉浸化方式。我国发展数字文化经济尽管有不少挑战,但总体基础比较好,前景广阔。推动数字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力量,推动数字文化经济高质有序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培育数字文化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内部创新,增强数字文化核心竞争力;创新科研机构研发管理目标,升级数字文化产业价值链;优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数字文化复合型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38.
数字金融为缩小城乡居民收支差距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城乡收支差距的影响;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支差距;数字金融每提高1个单位,城乡收入之比和城乡消费支出之比分别缩小0.0012和0.0015;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进而缩小城乡收支差距。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发展数字金融,引导鼓励农民使用数字金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城乡协调,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丰富农村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39.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高效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思路,进而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三板企业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中小企业效率,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化水平均对中小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中小企业效率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规模异质性及区位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的效率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在东部地区及规模较大城市更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及小城市中小企业的促进效应尚待挖掘。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城市金融水平,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效率增长。研究对于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和中小企业效率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