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9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采用问卷调查和眼动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航工业集团的中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压力进行了研究,在评估管理者消极倾向的基础上,构建了管理者情绪与压力应对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管理者的情绪与年龄、工作年限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即年龄介于41到45周岁的管理者具有最高的消极倾向,工作年限在7到10年的管理者消极倾向的均值最高,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管理者也将采用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通过调研和实验得出的压力分析结果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理解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掌握不同情绪类型的管理者在压力来源和压力应对方面的差异,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早期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2.
提高航空客运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对于航空公司以及整个航空运输系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研究普遍采用单一分解策略去处理航空客运需求时序中存在的复杂特征,以此提升组合模型的预测性能。然而传统的分解策略存在着特征提取不完全、分解方法带有固有缺陷等问题,导致组合模型预测效果不能得到充分的提升。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分解策略和模糊时间序列模型的航空客运需求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季节调整模型(X12-ARIMA)将原始时序分解成季节成分序列与季节调整后序列,继而利用改进的自适应噪声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ICEEMDAN)将季节调整后序列分解成一系列不同时间尺度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和残差序列(Residue)。然后使用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FCM)划分论域区间的FTS模型对季节成分序列、各IMF分量以及残差序列分别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分量序列的预测结果进行集成,重构出航空客运需求的预测值。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二次分解策略表现显著优于传统的分解策略,并且本文所提出模型对于航空客运需求预测有着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97.
98.
股票市场流动性从正常到缺失转变是历次金融危机的重要表现,投资者关注是信息传递到股市引发流动性变化的前提,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有限关注角度分析市场流动性的反转问题。研究发现,在牛市、熊市和震荡盘整不同市场周期下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流动性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通过门限模型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市场状态对投资者关注行为的调节作用,当市场状态未超过门限值时,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流动性呈正向关系,超过门限值时二者关系转变为负向。本文丰富了行为金融领域的相关理论,为投资者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
在民航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航空公司对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航空公司的实际背景,针对为旅客提供的机上周转品,建立了一个多基地库存系统的库存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系统的总库存成本最小为目标,在考虑需求、回收、调运、安全库存等因素下,决策一个订货周期内的订货及调运方案。基于最优解的分析,在成本参数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系统最优的期初订货量;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该模型转化为一个网络流模型,参考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设计了一个多项式求解算法来求解该网络流模型,进而得到各基地之间的最优调运量,并证明该算法的最优性;此外,根据期初订货量可行解的范围,设计了一个求解原库存模型的启发式算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与两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克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权重选取以及最大最小算法导致的信息缺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以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为基础,建立组合权重模型;其次,在加权平均原则下引入综合评分方法进行评价得到最终评价结果。从经济社会、水质状况和资源条件三个方面出发,初步建立了包含17个指标的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13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在筛选之后的指标体系下,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京津冀地区总体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价,给出了2006-2014年间各地区水环境安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水环境安全基本呈现北京优于河北优于天津的趋势;京津冀地区总体的水环境安全呈现先变好再变差的趋势。森林覆盖率是水环境安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人均水资源量以及Ⅰ-Ⅲ类水质占比。弹性系数分析表明,这四个指标的改善也是对京津冀地区水环境安全提高最有效的措施。最后,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提高京津冀水环境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