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通过宗教改革,蒙古族宗教状况,尤其是藏传佛教从组织制度、信众结构、宗教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合新中国初期内蒙古地区宗教制度改革的背景,论述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当时的宗教政策导向、宗教制度改革等,并对宗教改革的意义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2.
在《山法了义海论》的这部分内容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入楞伽经》《大般若经》和《大涅槃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阐释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内在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以此来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合理性和经典性。文章对笃补巴所引用的藏译佛教经论的话语与相应的汉译经论进行了比照和校勘,在此基础上分析藏汉佛教经论译文的特点,并从这些译文的思想与笃补巴对其诠释的内在互动中探究笃补巴对"他空见"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23.
传统社会中,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具有相对的自然特征,其身份认同也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但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剧的时代,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变得“不自然”.更加密切的接触、交流、比较,“文化自觉”越来越突出,因而身份认同变得越来越复杂、迫切、重要.当代的中华民族就处于这样剧烈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因而也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基于牟钟鉴先生关于“复合型民族”思考的启发,从历史上北魏政权的认同实践和现实中真切的生命关怀,我们认为超越地域、民族的更广泛、更深刻的“文明认同”,不仅是过去中华民族发展中珍贵的历史经验,而且对于当代中华民族“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4.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读,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的经、论来进一步论证觉囊派他空见教义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25.
<正>公元400至1000年的欧洲历史常被称为"中世纪早期",或者因为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而被称为"中古前期基督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人们常称其为黑暗世纪的序幕,  相似文献   
26.
基督教流动人口是基督教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基督教存在的前五个世纪,广泛的人口流动将基督教变成了全球化的信仰。广泛的人口流动在其它主要的世界宗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基督教来说,流动可能是这种信仰固有的因素。基督教超越罗马帝国成为全球性信仰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口流动。跨国界的领袖们、俘虏、难民和流浪者、商人是人口流动的四种主要类型。虽然,东部教会传教的成功是短暂的,但是东部教会在第一个千年形成的移民传教模式无疑为21世纪的基督教提供了典范。基督教在过去的两三个世纪里再次全球化,基督信仰作为新的中心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某些地区出现,表明"人口流动"在基督教全球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比以前更加明显。当代基督教的全球化与早期基督教的全球化在发展道路上有很大不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基督教的全球化仍将主要依靠流动者的行动和决策。  相似文献   
27.
在汉语系佛教中净土宗作为主张“他力往生”的宗派而与其它提倡自力成佛的宗派大相异趣,虽被其它宗派一度排斥但却最终形成几乎各宗都兼修净土的局面。本文认为净土宗之所以有如此旺盛和长久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具有他力、自力显隐因素的双重性信仰系统。  相似文献   
28.
中国宗教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宗教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宗教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宗教理论和政策也有很大的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宗教在中国还会继续发展。所以要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9.
孕育于西藏传统社会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西藏传统社会形态的独特艺术—藏戏,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在诸多方面经历了现代转换。其主要体现在藏戏内容的改编和创作、思想主旨的现实主义转向、表演形式的革新和传承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30.
藏族是一个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在藏传佛教复杂的神灵谱系中存在着大量特色鲜明、地位显赫的女性神灵。千百年来,她们被藏族人民赋予了各种各样的神圣功能。以丰实的藏汉文资料为依据,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追溯藏传佛教女性观的思想渊源,并通过女性神灵信仰阐释藏传佛教中蕴含的复杂的女性主义文化内涵。从q-可以看出,这种女性主义文化理念对现实生活中藏族女性社会角色的建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