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31.
教学论范畴是对教学活动这一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及其特性、关系、本质等进行抽象性和概括性反映的基本概念,具有主观性、客观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等基本特征。其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由注重“理论思辨”转向重视“教学实践”;由崇尚“他域化”转向强调“本土性”;由侧重“生硬移植”转向强化“学科特性”;由关注“表层关联”转向重视“体系逻辑”。  相似文献   
32.
33.
应用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适应性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等量表,对江西5所高校学生527人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江西高校大学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及专业承诺总分中等偏上;江西高校大学生理想承诺、继续承诺与专业承诺总分存在极其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江西高校大学生专业承诺总分及其各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且年级越高,水平越低;学习适应性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各因子与专业承诺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对专业承诺总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4.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进程中,如何发展新式教育成为清政府与各省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推动全国教育界联络与合作,各省教育总会率先组建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稍后,学部组建中央教育会与之抗衡.两会的相继成立,隐含着中央与地方围绕教育主导权的争夺.民国初年,教育部试图仿照清末中央教育会召开中央教育会议,各省区教育会仿照清末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成立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新的两会延续教育事业发展主导权的争夺过程.  相似文献   
35.
采用自由分类法,以实龄相同的智力正常儿童为参照,考察低、中、高年级弱智儿童常见食物的概念联系类型。结果表明,弱智儿童的概念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概念联系类型由以SF联系为主向以分类学关系为主转变,概念发展趋势与正常儿童相同,但在时间和水平上却大大落后于智力正常儿童。教育与环境在弱智儿童的概念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76名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和恐怖;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其他等5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8个因子上,老区农村初中生均存在极其显著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学习压力和支持利用度对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7.
教师是一项光荣而又传统的职业,也必定是一项基业常青的职业。在教师培养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体现出由经验化向专业化、封闭型向开放型、终结性向终身性、知识型向复合型、学科性向实践性等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38.
汉语语境下,"教"总是关涉口头语言,"教者"总是企图让"被教者"接触、理解、认同并践行某些思想。"学"者希望获得现成的指导思想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现成的指导思想可以是别人讲的,也可以是自己阅读的,还可以直接效法他人的做法。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教学"是在教育机构中,师生以口头语言为主要手段来传授、传递、传承课程思想的社会行为;是具有权利与义务的一种语言交往活动。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三方参与性,动机目的性,语言交往性,话题限定性,权利义务性和社会活动性。因此,应在学校教学中高度重视(口头)语言问题。同时,由于教育机构的参与性、中介性和管理性,"教"、"学"二者的主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39.
教育平等理念所蕴含的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家的积极干预政策。国家积极干预教育,实现教育平等,在政策取向上,经历了举办教育到资助教育的转变;在干预教育实现教育平等过程中,也赋予了教育平等理念以新的内涵;除了传统的行政力量干预之外,为保障教育平等的实现,司法积极干预主义也增加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0.
近百年的研究尚未解决警戒下降的难题。新的领域聚焦于人的警觉状态,即如何使监控者保持适度的觉醒水平以避免警戒下降与失误。研究者从监控工作负荷、电生理反应、觉醒水平与EEG/ERP活动以及其关系,探索了影响警戒下降的特征与机理,提出通过声音告警和背景音乐来提高监控操作者的唤醒水平以改善监控警戒绩效。未来的研究需要探明声音的告警机制,以及声音和音乐的唤醒机理;探索保持适合监控作业的觉醒水平的方法;构建基于觉醒水平的唤醒与预警机制的模型,以适用于多种终端监控作业设计,以及对监控者的觉醒水平的自动化监控和唤醒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