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决策权力如何在政府、高校、市场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合理分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问题。鉴于高等教育的多重属性,从理念、制度和能力三个维度对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构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高等教育权力格局,才能切实应对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困境。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树立依法治理的治理理念,逐步完善政府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构建有序运行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高校自主管理能力;发挥多元主体智慧,提升多元共治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2.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渗透“职业教育”意味着在农村受教育者中推行过于具体针对性的职业教育隐含将一部分人固定在某个阶层的假设,并潜藏着将义务教育和受教育者导向狭窄范围的危险,这势必影响农村和农村受教育者未来的长远发展,也与中国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长远趋势相背离。要慎提“职业教育”,重要的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对远程教育系统的分析 ,概述了课程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组成与作用 ,在此基础上 ,利用系统的方法对课程运行系统作了系统化分析 ,结合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观点 ,描述了远程教育课程的涵义 ,提出一些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34.
以制度分析为视角,从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基础要素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北京S大学听课与评课制度存在的局部功能性缺陷和落实障碍,提出以"以人为本,整体优化"为原则的改革设想,针对制度的定位、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模式等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旨在实现促进教学管理、监控和保障教学质量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以布迪厄的“场域一惯习”理论作为研究工具,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两起大学生杀人案进行案例分析,归纳两名大学生所处的家庭场域和校园场域的基本特征,并对他们在这些场域中逐渐形成的个人惯习进行形象模拟。结论认为: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畸形的场域、匮乏的资本以及大学生在场域中形成的扭曲的惯习这三个方面综合导致的,若要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极端行为,应提倡场域内的生物链式良性竞争与规则的校正、协同,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场域资本,确立他们的良好惯习等。  相似文献   
36.
对中学校园欺凌现状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中学校园欺凌的总体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低于OECD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中学校园欺凌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经历欺凌的频率更高;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则存在年龄差异,其年龄越大,他们的学校归属感越低.在控制性别、年龄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条件下,校园欺凌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负向影响.现阶段为及时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提高学生学校归属感,主要可从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题活动、严格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落实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互助活动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7.
文化是影响一国贸易的重要因素.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与 日本两国文化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中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承,而日本文化则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独有文化.以探寻文化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出口的影响为目的,基于中国和日本2002-2016年SITC三位数编码出口数据建立引力模型,采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文化差异阻碍对外贸易的主流观点下,中国文化差异的阻碍作用小于日本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倡导的民心相通之路,日本应积极响应以降低文化差异的出口阻碍效应;而中国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重视中国文化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美国政治哲学家艾伦.布鲁姆的《闭塞的美国心灵》是一部从哲学角度反思现代大学危机的重要著作。理解布鲁姆的教育哲学,必须从他与施特劳斯学派的广泛联结中去分析其自由教育观形成的思想渊源。施特劳斯学派反对自由主义者或“左翼”学人对现代性危机的分析,主张从西方古典思想,特别是他所谓的“柏拉图-法拉比-迈蒙尼德政治哲学”来批判现代性。布鲁姆运用这种超越自由主义的视角来观察和反思自由教育面临的困境,在《闭塞的美国心灵》中深刻剖析了美国大学教育存在的危机。他断定,由德国相对价值论引发的美国虚无主义的泛滥是导致美国社会从“开放”走向“封闭”的真正思想根源。现代大学面临的这种危机突显了重整自由人文教育的紧迫性。他主张大学要充分认识伟大经典著作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主动承担组织通识课程的责任,积极倡导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39.
基于A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调查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和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其对精英大学入学机会的影响。结果发现,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少数民族精英大学入学机会,并且家庭背景较差和家庭所在地行政级别较低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优惠政策。基于此,国家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提高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精准度,同时基础教育资源向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各个阶段的教育质量,促进社会流动和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0.
当前,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与国际经验相比,在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动因、路径选择、目标导向三个维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开端与发展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共同驱动;践行自然生成与整合催生相结合的综合型教育矛盾分化机制,并通过跨越式发展模式对其加以整合;教育现代化目标具有主体性、全局性特点。展望未来,我国应发掘与现代化相适配的文化传统基因,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构建结构化、先导性的目标体系,在发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特色的同时完善其路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民众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