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20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60篇
理论方法论   395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31.
媒介话语生产与传播实践活动存在于场域结构中,受到场域间作用。作为元场域之一的经济场对媒介话语的意义生产发生深刻的影响,市场利益成为意义生产的主要驱动之一。作为一种以意义生产为核心的精神产品,媒介话语产品承担着意义建设和社会价值树立的责任与使命。媒介话语场的意义生产如何平衡市场利益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它的解决依赖于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32.
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创意和创新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创意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意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引擎,发展创意产业是一种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创新.由于技术创新与创意开发在创意产业及创意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辐射关系,同心圆战略可以在创意产业发展及通过创意产业带动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3.
二战以来,日本先后遭受原子弹轰炸以及核辐射的影响,长期生活在核威胁的恐怖中.然而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却执著地推进核政策,这引发日本民众的不满,多次掀起反核运动.在知识界,反核姿态坚定、长期致力于以反核为主题写作的,莫过于大江健三郎.大江漫长的反核历程中不断遭受部分知识界人士的批判以及保守和右翼媒体的抨击,他对此少有正面回应,但将因此而承受的恐惧写入系列小说,创造了长江古义人这一形象来对抗媒体和暴力的共振,以此表明反核的坚定信念.本文论述了大江健三郎在反核中所遭受的种种暴力、大江的回应方式、歧见背后文学观和政治观的分歧,以及日本探讨核问题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34.
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李宝臣中国古代社会自唐宋以后,就其社会、国家的管理方式而言。已步入成熟的礼法社会,而并非通常人们判定的人治社会。在当代国人深感法制不健全所带来的种种麻烦与困难的时候,一进行历史反思,就极易接受中国古代社会是...  相似文献   
35.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陈战国与传统儒家一脉相传,冯友兰十分重视“中和”原则。“中”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和”即把各种不同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它们在这个综合体中无悖无害,相辅相成。这个原则不仅体现在冯友兰的处世为人上,而且更体现在他的思想体系之中。正是由于...  相似文献   
36.
王小波因其杂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坚定的人文主义立场、个性鲜明的文风被誉为一个"人文学者",一个当代并不多见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一个"自由思想者".相比之下,对于他的小说艺术,人们的接受多少有些迟疑和保留.在知识界,人们似乎更愿意把王小波视为我们时代难得的学者和思想家,而不是优秀的小说家.然而王小波真正热爱和专心从事的是小说创作,或者按他自己的说法,小说才是他的"正业".1王小波自幼喜欢读小说,二十来岁开始尝试写小说,为了专心写小说,于1993年辞去了大学教师的工作.如果不首先了解王小波对小说这门艺术的热爱和理解,很难真正进入他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37.
1974年4月18日,身患癌症的傅作义先生躺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已是神志迷糊。这天,敬爱的周总理带病又来探望傅先生时,俯身贴近他的耳边大声地说:“毛主席叫我来看你来啦,说你对人民立了大功。”①这是历史对傅作义先生作出的最后评价。傅作义先生对人民立的大功...  相似文献   
38.
39.
40.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问世以来颇获好评:是一部“空前绝后”的杰作①。“是一部具有独特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和总结②。”“是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高峰③。”然而对蒲松龄的思想性格却几乎一致认为:“其道德观念基本上墨守着传统的儒家思想④。”道德观念,属于理性认识,为道德意识现象之一,是支配人们进行道德判断、评价和道德活动的观念。如善恶观念、义务观念、正义观念、是非观念、荣辱观念等。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人们归根到底“从他们进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