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51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530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1 毫秒
21.
《马氏文通》在正名卷和名字章对名字的概念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马氏更多地吸收了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分类方法,已经意识到词类转变可以发生在三个层面:意义、位置和语音形式。双音名字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四种。  相似文献   
22.
现代汉语中,词的“无标志/有标志”性与词背后“尊/卑”文化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然而,这种对应关系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父/祖父/曾祖父”等反例,必须注意特定的“语言使用者”这一限制性条件.从“用频”的角度出发可以进一步解释“无标志/有标志”性与词背后“尊/卑”文化的具体对应关系.对“司令/总司令”和“保姆/男保姆”这两组例子的分析,可以揭示运用这种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3.
<正>主持人话语:所谓"明清戏曲宗元",是与诗文领域的宗唐、宗宋、宗汉等一样,体现在戏曲创作与批评方面的一种现象、思想与观念。具体指明清时期戏曲创作与研究领域对于元代以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为代表的戏曲形态的认知态度。其基本表现方式是以元曲为宗尚、为圭臬,包括以元曲为反拨的依据、变革的前提等,具体展开领域主要在于戏曲创作、戏曲批评方  相似文献   
24.
《求是学刊》2017,(2):131-138
归有光是清代文学评论中的焦点人物,其形象在清代学者的批评总结中完成了"经典化"的历程。清人对归有光的讨论大致延续钱谦益与王夫之的批评理路展开,重点关注了归有光文章的文辞与义理两个层面,而讨论的对象则是归有光的《史记》评点及其自身文学创作。在清代复杂的文学流派与文人群体论争中,归有光成为一个符号性的人物,其形象也不断地被重塑着。支持者赞其文法可学,反对者批其文章无道,而对其他问题则皆视而不见,彰显了文学经典化历程的曲折走向。  相似文献   
25.
在反本质主义论争中,多元论的出场具有明显的调停意味。多元论的知识原则在于对话和承认,其目的在于超越建构论和本质论。多元论所面临的问题是后现代语境下"多"的危机。这一危机的缓解有赖于知识主体之间、知识主体和知识对象之间、多元个体的差异性知识和作为整体范畴的学科知识之间良性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6.
《理想国》卷十从哲学的立场出发否定文艺,但却成为美学的奠基之作。柏拉图抨击文艺不能把握真理、培育非理性部分,其目的在于确立哲学的地位。但他的否定中存在矛盾和裂隙,给予文艺巨大的发展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27.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人与物,但在纷繁复杂的意象中,"震惊"一以贯之,成为探寻问题的一个起点和动因。文章从"震惊"的心理溯源开始来梳理本雅明的美学思想和社会学思想,以期从这一特定角度对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有一个较为明晰的理解。心理层面,人们以牺牲事物的完整性和鲜活性为代价,发展出一套针对"震惊"的戒备机制。美学领域,"震惊"剥夺了传统艺术的"光晕",而波德莱尔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把"震惊"引入了抒情诗。"震惊"还引发了新的社会现象,这就是以游荡者为代表的人群,以及以摄影为代表的物象,人的异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相似文献   
28.
新生同义词是新时期新词语中的一个重要词义类聚,与既有同义词相比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色彩差异形成的同义关系中外围色彩得以突显并因此表现出较强的色彩叠加性;等义词相对数量较多;同义词的构词成分及结构方式拥有更多的一致性。该类特点的形成与社会、语言及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以及新词语的大背景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正>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而新中国时期的中文学科建设是从钟先生那一代前辈开始的。钟先生解放前夕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与当时的前辈一起创建了新中国初期的北师大中文系。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钟先生不但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两大学科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而且对中文系的整体发展和学科建设有着筹谋规划、营建提高之巨大功劳。钟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历史奠基和无私奉献是中文系历史中最为辉煌的时代华章。  相似文献   
30.
自传作品《如果种子不死》是安德烈·纪德力图进行自我形象建构的一次文本尝试。作为20世纪最为复杂的几位法语作家之一,纪德一生伴随着极大的关注与质疑。苦于心灵无人知晓,便将自己的多重个性写进自传,勾勒出成长历程,分析个人复杂思想的成因,试图建构一个大胆反叛宗教伦理道德的同性恋作家形象。然而,这一形象又存在自我矛盾性,文本又表现出深层的自我解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