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成长与执政党政策活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成长,也推动执政党的政策活动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两个方面的协调将是执政党未来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执政党如何执政、如何面对社会,从而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2.
美德与规则的统一——兼评儒家伦理是美德伦理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儒家伦理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强调了品格的塑造和个体美德的培养,但是儒家伦理并不像一些西方儒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美德伦理学的类型。相反,儒家伦理是一种整合了美德与规则于一体的伦理学说。这不仅可以显示出儒家伦理对道德理解的独特方式,也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儒家伦理对当代西方道德哲学在建构一种完善道德理论上可能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3.
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的构想和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矛盾深刻认识的结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方位和出发点。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中把握和谐社会的建设,使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和服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构建和谐社会还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特点来处理和谐社会构建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8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君如 《探求》2004,(2):4-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世纪之交我国面临着世情、国情和党情一系列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学习、研究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要了解"继承和发展"的成果,而且更要总结"继承和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85.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本质问题论述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论的重大突破,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揭示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概括,既要联系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历史背景,也应认识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切入点是在经济方面,而且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本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6.
管丽萍 《学术探索》2005,3(1):91-95
"人道主义干预"的根据是人权的国际保护.人权的国际保护离不开两个条件其一,有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其二,相关的主权国家同意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并进行合作.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干预"滥用了人权的国际保护,将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际法中的主权原则对立起来,主张限制甚至取消国家主权,其实质不过是将"人权"作为干涉他国内政、维护大国利益的借口.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干预"没有国际法的依据.但是,西方国家"人道主义干预"在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中大行其道,确实暴露了现行国际法的局限性.主权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但是,主权概念在当代必须充实与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主权观的逐步建立,预示着国家的逐渐成熟与兴盛.  相似文献   
87.
海内外学者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褒贬不一,对"冯友兰现象"的阐释也是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冯友兰先生一生曲折多变的经历、倾心于学术研究的精神和献身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贵探索作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从而为全面、客观评价冯友兰及其哲学思想提供充实的历史依据,是正确解读"冯友兰现象"的钥匙.  相似文献   
88.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在1949年上半年已经清晰,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新中国取代蒋介石统治下的旧中国只是时间问题了。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提出了改变美国传统的西藏政策,不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借西藏问题遏制中国的建议。其中,韩德森的建议和《露丝.培根备忘录》最具典型性,而西藏和平解放前夕美国人托马斯父子的西藏之行和麦基尔南的在藏被杀,则暴露出美国政府西藏政策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89.
“北李南陈,两大星辰”之说源于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渔 《云梦学刊》2001,22(3):5-7
"北李南陈,两大星辰"之说表明李大钊、陈独秀五四时期在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心中的巨大影响和重要地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则表明陈、李两位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巨大作用."南陈北李"一说为人们所熟知,而"北李南陈"一说则鲜为人知,究竟源于何处,黄仲苏的回忆录对此作了回答.该说还表明,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功劳和贡献并不比李大钊少,对其评价也不应比李大钊低.  相似文献   
90.
秦汉时期的社会福利法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容提要 秦汉时期,社会福利受到执政者重视。除了帝王诏令中多见强调优遇“鳏寡孤独、穷困之人”等词句之外,有关社会福利的立法和执法的历史记录,也说明随着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健全和政治思想的成熟,政府行政内容中已经将关于杜会福利的政策置于比较显著的地位。对于秦汉时期社会福利法规的分析,不仅有益于深化对秦汉政治和秦汉社会的认识,也有益于中国社会福利史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