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9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网络性骚扰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性骚扰伴随着信息和网络科技的发达而产生,对其研究应置于一般性骚扰和网络侵权固有特征的视野中进行.对性骚扰的法律规制应纳入民事侵权法体系,网络性骚扰作为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这在行为人单独侵权情形固无疑问;而提供连线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责任的基础则是共同侵权.也须具备过锚要件方可归责.  相似文献   
62.
侵权行为致人死亡,系对生命权的侵害,由此产生的赔偿问题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了"死亡赔偿金"。然而,对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学界历来存在争议,有代表的学说为扶养丧失说和继承丧失说。分析现行规定、从理论对比的角度探求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一方面旨在澄清理论上的争议,另一方面力求为在实践中死亡赔偿金的运用提供帮助,以更好地发挥侵权法的救济功能。  相似文献   
63.
《江西社会科学》2014,(6):177-182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64.
65.
《江西社会科学》2019,(9):194-201
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有效实施对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保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当性、促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从2014年全国值班律师制度的试点开始,到2018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总结司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将值班律师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础制度予以确认,由此拉开了值班律师制度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的改革序幕。原试点地区结合当地社会需求分别开展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学界亦对值班律师内涵和价值、值班律师的职能定位及工作机制等问题展开了诸多讨论。值班律师制度写入刑事诉讼法具有"一锤定音"的效果,但法律尚未界定的内容和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还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而这有助于法律援助制度的长远发展和司法改革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中国航空旅客的不轨行为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了航空运输的安全,但是机场公安执法部门在惩治不轨行为方面的表现往往消极、迟缓,且处罚不力.究其原因,民航安全法律法规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在规制不轨行为的衔接上存在问题,导致执法部门消极执法,害怕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因此,有必要单独就危害航空安全的行为出台相关条例,增强《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惩治不轨行为上的可操作性,以有效减少和杜绝危害航空安全的行为.  相似文献   
67.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法院对用户协议的态度从最初认为拆封许可合同是合同的一个异类,到逐步认可拆封许可合同、点击授权合同和浏览授权协议是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合同形式,对用户协议的效力认定也大多以是否对用户尽到合理告知义务为标准,并在不同的案例中,对告知的判断标准做了细化的规定,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8.
当代中国的改革实际上发轫于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之初,基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及发展民主的紧迫需要,加之第二代领导集体广泛的群众基础及他们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妥善处理,我们采取了立法有力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立法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发生了重要转变,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法开始变得审慎、持重,三思而行。当前,妥善处理好立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69.
后现代法学对法律与法治所采取的"揭弊"式作业,指出了法律的不确定性、意义的流动性以及法治的不可能性。这种对所谓真相的"揭弊",一方面影响了人们对法治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人们探寻法治实现思维路径的热情。在对各种"揭弊"的回应中,人们进一步明确了法律方法论的功能。法律方法论有多重功能,但最主要功能是寻找"于法有据"之法,塑造法治思维所需要的法律推理的大前提。通过法律方法以及法律思维规则的使用,可以对法律、法治的各种"弊端"进行修复,并确定具体的法治之法。这种努力在法治的实现途径上证成了法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0.
法治中国的建设在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思考法治化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从民事诉讼的角度出发,以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出台为背景,通过论述接近正义和法治中国的关系,提出"诉权保障"是民事诉讼制度的逻辑起点,接近正义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普遍理想,而实现此普遍理想的最佳路径则是法治中国的建设,从而最终减少法治化进程中的"无用功",尽量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