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8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17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鼓励学生模仿科学家或学者以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在大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是给予学生自由,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建立一套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质量的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32.
<正>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正在迎接着一场新的变革。因此,有学者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命题。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且倡导无污化、后碳化。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生态教育、培养生物圈意识等议题也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33.
学习中心课堂正成为我国课堂教学转型性变革的基本取向,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建构学习中心课堂的抓手和突破口之一。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分组随意,同质化现象严重;学困生被边缘化,学优生积极性受挫;小组成员不能友好相处;小组合作的整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异质分组、学科联动;建立小组共同愿景;小组成员各尽其责;给予合作方法指导;规范小组合作形式;以评价促合作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4.
杨效春的乡村教育思想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杨效春认为当时国内乡村教育面临六大弊病,乡村社会也具有六大缺陷,为了改革乡村教育,以乡村学校改造乡村生活,他提出了乡村教育的目标与手段,乡村学校的创办及细则等。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当今明确乡村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发展计划、改变乡村教育的发展理念和办学方向、重视乡村合作组织和乡村教育培训具有重要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研究生骨干培养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骨干培养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与创新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理论课堂提升研究生思想素养,以实践课堂增强研究生道德体验,以交流与反馈机制促进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三联动培养模式。文章通过系统分析该模式的发展历程、培养体系,从而归纳出价值经验,以期为广大高校探索研究生骨干培养的实践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本文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为对象,通过对37种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刊发的590篇论文作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该领域以质量保障、质量保证、教学质量、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为热点主题。未来该领域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与政策驱动相结合的科研原则;加强跨学科、跨区域合作研究;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实现从宏观层面向微观领域转变;从思辨性理论研究向调查性实证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37.
目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趋势日益凸显。人工智能扩充了教师认知,改善了教学过程、课堂管理以及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生态,为增进教师辅助性知识、提升教师课堂互动力、增强教师教学监控力以及提高教师校本教研力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人工智能也对教师固有的角色观、知识观与能力观发起了挑战,并要求教师积极进行角色转型,不断提升跨界融合能力与智能素养。为促进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专业发展,国家应在政策扶持与制度建设中构筑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固保障,学校应在设施完善与校方鼓励中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良环境,教师也应在知识重组、能力提升与自我重塑中积累自主发展的资本。  相似文献   
38.
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湖北省英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父母离异、家庭特困、父母长期外出及回流形成的更加特殊的留守儿童家庭,在家庭学习监管、家庭教育资本、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期望等方面存在差异化表现,导致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在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经历了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双重弱化,"大水漫灌"式帮扶难以有效满足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的需求,应精准识别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分类实施留守儿童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进行帮扶。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