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宏伟的历史过程.恽代英作为中共早期杰出的领导人和理论家之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过重要的开创性的贡献.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分子一起投入到反封建的历史潮流中,弘扬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基本前提条件;他在五四运动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传播和探索,契合了历史的客观需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在中共党内发表的许多理论成果,更是充分地体现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追求.这一切,奠定了恽代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2.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民主建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国情,提出一系列党内民主建设构想,为布尔什维克党指明了方向,为后世乃至中国共产党留下了理论借鉴与实践经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辩证地看待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党内民主形式,增强党员民主意识,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洛克反省学说的主观性考察可以发现,洛克认为反省获得的是知觉、思想、怀疑、信仰、推论之类的观念。同时,反省的过程与感觉的过程虽然存在时空、对象、结果以及主动和被动上的具体差异,但在同属于经验过程这一点上是没有实质性区别的。随着现代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的发展,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洛克认为,人之所以在受到内外刺激时会有相应的意识经验发生,根本原因在于脑内的动态核心在发生作用。这里的动态核心对应的是心理语言所说的意识经验,这就为我们找到了反省活动的承担者——内感官。而心理动力学则改变了人们对自身行为选择性所产生的动力序列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4.
王夫之不仅直面了有无之辩中广泛、深奥乃至只为现当代本体论所关注的问题,而且作出了自己极富个性的化解,建立了堪与今日西方有无之辩媲美的有无之辩。他强调以前区分开来的有与无,其实是没有区别的,"有"与"无"的概念是相对的。王夫之不仅从语言哲学角度揭露了先前用来区分有无的标准(见与不可见)的错误,而且从元哲学层面探讨了界定存在或"共有"的意义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引入"诚""实"等范畴,揭示了判断存在与非存在的标准。通过重新改造、赋义,"诚"这一道德范畴同时成了他的存在论的最高范畴,成为说明有无之根据的"元范畴"。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形成有其内在逻辑,需经历基础形成、观念博弈、教育引领、主体认同的发展过程,进而发挥其作为先进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发展的思想体系必须要因时而变,不能固步自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在多元思潮和文化的博弈过程中,要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倾听民意,创新引领内容和方式,用更加鲜活的形式展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西南地区世居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成分多元、民族文化浓厚,是我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格局的典型区与集中区,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导向。在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必须始终坚持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的教育,在促进西南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优化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环境、发挥西南地区高校育人作用和注重西南地区家教家风养成等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9.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阿两国经过平等协商,最终顺利解决了中阿边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阿富汗表现得十分积极。阿富汗之所以积极推动中阿边界问题的解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为了改善自身内外交困的处境,拓展生存空间,以维护其国家利益和民族独立。本文拟用中国外交部的解密档案和《人民日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阿富汗积极推动中阿边界问题解决的表现、原因及目的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