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如果一个民族缺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那么它的振兴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将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凝聚中国人民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有其深刻的理论规定性、历史选择性和现实客观性。由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三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62.
欲图我国行政法制变革,行政法必须在观念上有所革故鼎新。行政法的基本观念是控制行政权,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促使其积极为民服务。为接轨WTO ,行政法必须拓展平等的观念、强调公平的观念、确立法制统一的观念、坚定权力受制约的观念、强化公开的观念、深化服务行政的观念、树立行政有限的观念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7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学派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模式———韦伯的理性官僚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批判主要集中在官僚制的限制民主、压抑个性、效率低下、应变力差等方面。本文试图从行政生态学角度对这种批判进行再审视,认为新公共管理只是在表层采取了与官僚制不同的形式而已,实质上是对理性官僚制的改进和回归。尤其是在行政环境与新公共管理发生地截然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官僚制仍有其生命力。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理性官僚制不足的状态,应汲取理性官僚制的合理内核,同时有选择地吸纳新公共管理的部分建议,实现自身公共行政的超越———走向后官僚制。  相似文献   
64.
内地汉人在清代新疆屯田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屯田是历代政府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国策。清代的屯垦种类之全、面积之广、时间之长、人数之多、成效之大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潮 ,大量从内地移入汉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地汉人为近现代新疆的屯田开发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自由逐步显现出开放的态势。我国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自由还处于一种低层次的状态,媒介生态环境复杂。突发事件中新闻自由的正当性是以新闻自由在突发事件中所担负的功能为依据的,而突发事件中新闻自由的功能是建立在新闻自由权利属性基础上的。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自由是一种制度性和工具性的权利,具有传递信息和监督政府等重要功能。新闻自由为工具性权利,政府在追求更高的合宪目的同时,可对新闻自由进行一定的管制。  相似文献   
66.
解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能仅拘泥于“宽”、“严”、“济”等基本含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科学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分析:一方面,广义刑事政策观念下的宽严相济,就是要建立以刑事法视域为核心的国家—社会双本位的刑事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是以法治手段实现预防犯罪目的的科学刑事政策,法治原则、人权保障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施展功效的界域.  相似文献   
67.
技术出资作为对企业投资的一种形式,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技术持有人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技术出资法律制度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包括技术出资的作价,股东出资责任制度以及对技术出资比例限制等问题,指出我国现行法律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崇德重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亦是我们当今社会和德育中所欠缺和应有的价值理念.21世纪,我们的道德教育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重新反思儒家"崇德重仁"的思想,对于走出这些困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9.
生态价值观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价值观独特的哲学意蕴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探究了这一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之后 ,对其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价值观的关系进行了辨析 ,最后指出生态价值观对指导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0.
陶陶 《决策与信息》2011,(11):58-58
裁判请求权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向一个独立、合格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它是兼有程序权利与实体权利双重性质的一项宪法性权利,世界各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其确认在宪法中。但是我国宪法并没有关于裁判请求权的直接地定.在人权事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其提升到宪法保护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