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8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21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1425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28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电动汽车扩散是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等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受激励政策驱动作用明显。在系统梳理电动汽车激励政策的分类及内容的基础上,回顾该方向发表的重要文献,发现既有研究主要围绕政策效果评价、市场作用机制及未来政策调整优化方向来展开。进一步,归纳总结了电动汽车推广的主要阻碍因素,提出了未来电动汽车激励政策调整的着力点,并指出未来可在考虑区域异质性基础上设计更为精细化的电动汽车激励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72.
本文是在激励理论基础之上,结合项目部管理方式的特点,就项目部有效激励的标志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3.
女性作为社会主体不可分割的二分之一,在所有的文化、经济、政治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以劳拉·穆尔维的文章《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为线索,谈一谈电影在一贯的消费女性和现在的女性消费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朱琳 《经营管理者》2013,(16):114-114
本文阐述了教育研究方法中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定义,其次对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区别进行分析,最后对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整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5.
认知语言学派认为,隐喻是语言和思维所固有的、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认知工具。运用这一认知隐喻理论审视中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诗词,根据其自然意象中源域的特点进行分类,概括出植物隐喻、动物隐喻、山水隐喻和月亮隐喻四类隐喻。通过分析这些隐喻来解读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从中折射出的苏轼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7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培优班"自组建以来既取得了诸多经验,也反映出学生流动性过大和发展机会不足等问题。优化培养方案的关键在于改进招生模式,关注学生心态的培养与潜能的开发,利用学校优势与国内外著名校企建立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进一步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77.
公益科研教育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骨干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共科技产品的主要提供者[1].提高公益科研机构的运行效率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对此都十分重视.效率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和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几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独树一帜的X效率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2].  相似文献   
78.
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全球重点综合性大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头戏” ,成为评价大学数学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有着重大的意义 ;提高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水平关键在于教学组织工作 ,并要时时跟踪数学建模竞赛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9.
传统健康体检主要通过对单次体检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和静态分析,忽略个体差异,纯粹从指标高低来判断体检者健康状况与身体状态,难以及时发现体检者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由于个体体检指标具有样本量小、信息不确定、数据类型异构、影响因素构成复杂等特征,传统以大样本为基础的数学模型均难以适应此类小数据系统的建模要求。为此,通过建立适用于人体主要指标趋势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简称HIGM(1,1)模型),实现对人体主要健康指标的动态建模与趋势分析,从而可以掌握体检者未来一段时间身体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研究成果对提升体检效果、强化体检意义,促进灰色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有效对接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