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85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517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现代性理论受到文学研究界的普遍关注,它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从现代性角度研究现代中国文学思潮,避免了创作方法论的长期影响,开辟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在现代性理论的观照下,现代中国文学主潮由启蒙主义文学和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构成,这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历史任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2.
《敦煌碑铭赞辑释》补校曾良蔡俊摘要《敦煌碑铭赞辑释》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前人释本虽详尽,然原本卷帙浩繁,校勘向亦有所不逮。本文参照《敦煌宝藏》诸书,对《敦煌碑铭赞辑释》略作补正,增补者凡60余处,以供敦煌学研究者参考。关键词敦煌碑铭赞辑补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53.
国内学界对于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其实质在于对美学学科内涵和话语方式理解的分歧。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奠定了当时对于中国当代美学总体框架的认知模式,王朝闻因未参加这次讨论而难以在其中准确定位,我们应在清除该认知模式中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影响的基础上予以重建。王朝闻熟练地运用逻辑思辨与诗性感悟两种话语方式而以后者为主,这不同于中国当代主流美学通行的话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影响。两种话语方式均跨越中西,利弊兼有,不可偏废。两者之间是可以流动的,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研究王朝闻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关系,有助于破除我们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54.
欧美汉学界针对莫言获奖和他的作品的批评意见中,体现出对文学批评自身的标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文学欣赏标准的确立等诸多问题的洞见与盲点。批评中常出现的要求文学作品需要具有"美学信念"和"道德感"的观点,带有一种非历史性的本质论倾向;一些意见中体现出文学写作和权力的复杂关系;针对莫言获奖的反应也体现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当前面临的困境,为此必须对当代中国历史建立辩证、全面的认识,以确立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凝聚共识。  相似文献   
55.
吴刘维近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绝望游戏》以及中篇小说《天堂无窑》《我岳父就这样老了》《送雪回家》《有人落水》等作品,充分反映了作家对文本形式的用心,以及他传达当代体验、铺陈时代图景的创作野心。  相似文献   
56.
浅谈张祜的山水寺庙题咏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张祜的山水寺庙题咏诗吴在庆唐代著名诗人张祜一生坎坷不遇,久游江湖,行这几遍大江南北。他“喜游山而多苦吟,凡历僧寺,往往题咏……如杭之灵隐、苏之灵岩、楞伽,常之惠山、善卷,润之甘露、招隐,皆有佳作”,①留下了许多题咏山水寺庙的诗作。它们诚如陈继儒所...  相似文献   
57.
随着魏晋具有审美意义的旅游之风大开,中国山水景物的审美观念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随着历史的推移,以其理论形态,散见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之中,略加整理如次:一、山水审美观照,强调审美主体(人)在旅游中的自由展开,与山水溶为一体崇山伟岳,在旅游中既供人攀登,又引人观赏。尽管《礼记·曲礼上》赫然规劝着所谓“孝子不登高”,却无法阻止古人登高的念头。《诗经》中状述登高之作,有《卷耳》、《陡岵》和《草虫》等篇。由此窥见高山峻岭,对古人的吸引力之大了。《楚辞》中登山远眺者,更是俯拾皆是。比如,“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九歌·湘君》)、“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九章·悲回风》)、“采山秀兮于山间,石磊兮葛蔓  相似文献   
58.
美学推进与哲学语境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美学研究似乎已经停滞不前了。如何摆脱困境 ,开拓新的局面 ,使美学研究恢复到2 0世纪 80年代初那一鼎盛时期 ,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这是同行们所关注的。笔者以为 ,若要使当前的美学研究现状有所推进的话 ,应该允许一部分同行在哲学语境的转换中进行探索 ,作出拓展 ,形成另一类纯学术性的知识谱系 ,从而在不同的侧面上构成更为巨大的矛盾反差与对比体系 ,在相持对峙却又是相辅相成之中 ,进一步丰富我国的美学研究的整体状貌。长期以来 ,我们的美学研究与讨论 ,不管是客观—自然派、客观—社会派、主观派、主客观统一派 ,直到 2 0世纪 90…  相似文献   
59.
现在新旧体制的转换,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种观念的碰撞,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理。随着新时期文学角色的大转变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文学也面临着新际遇的挑战。面对挑战,文学及文学工作者如何调整心态,重新审视自我地位及功用,这是本刊文学专题笔谈的主题。本刊连续刊载“哲学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学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文学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是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新时期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作的一些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这种思考必将更加深刻,本刊编辑部欢迎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继续参加讨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科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调查研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0.
2001年10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学评论杂志社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召开了“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全国学术研讨会”,就文学的新理性精神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现在将有关代表性观点整理成文发表,以进一步推动这个问题的讨论。新理性精神是钱中文先生倡导的新的文化和文学观念。新理性精神的命题和思想之所以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首先在于它切中了困扰着当代中国人、也困扰着文学界的中心问题,这就是以什么心态面对现代性和以什么精神面貌走向现代社会的问题。中国社会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现代性,而现代性的核心是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