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85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517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艺术形象”辨林兴宅人们往往把具象艺术的“象”与“艺术形象”的概念混同起来,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具象艺术的所谓“象”是一种视觉图象,它只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单元。而“艺术形象”的概念指的应是经过审美转换的“意中之象”,它是艺术作品在欣赏者心中展现的完整...  相似文献   
62.
王玫 《齐鲁学刊》2005,(1):76-80
所谓效果史,即历史地描述以普通读者为主体的读者群体对作家作品的反应批评。魏晋南北朝是曹 植效果史上的黄金时期,具体表现有三:拟作盛行;理论总结;入选《文选》的作品数量较大。唐代是曹植接受史的 第二个黄金阶段,但与六朝读者注重模拟学习曹植作品有所不同,唐人则对曹植的相关史事或前人评价表现出更 大的兴趣。渐至后代,曹植及其作品更多的是作为某种典故而为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63.
1922年以前,随着历史大潮,徐志摩对科学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认为科学是“近代物质文明的柱子”。从1922年后期开始,他加入“人文”的维度来考察科学,并开始使用“科学主义”的概念,认为机械主义、科学主义奴缚人类心灵的自由。他相信,要解决“纯粹科学”的形而上品格与“运用科学”的功利性沦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必须用道德、人文的“圣水”洗涤科学的“斑点”,以人文之手握住科学这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64.
新人文主义与中国现代格律诗派的缘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兆平 《文史哲》2003,12(3):24-31
中国现代格律诗派关于新诗形式理论的构建 ,缘起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隶属于新古典主义思潮 ,其间构成逻辑的因果关系。以闻一多、邓以蛰、梁实秋这一“三套马车”群体为主 ,在 192 6— 193 1年间掀起了一股新古典主义思潮。只有把现代格律诗派的理论建构纳入这一思潮中考察 ,才能探明缘发的起因 ,才能符合新诗发展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65.
研究思想史对文学史的影响 ,必须分清各类思想与文学创作及文学史的疏密深浅关系。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概念与范畴也有宽窄之分 ,这必然涉及到思想史对文学史的影响关系的不同认识。文章认为 ,文学与文学史在内涵上是有所不同的 ,文学史所涵括的方面也有异于文学作品之处。文学史应以文学本体及其演变史为核心 ,其中思想史的成分应适当 ,以免淡化了文学史的主体  相似文献   
66.
现实主义曾经是中国得到肯定最多的文学思潮,也被描绘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的绝对主流(包括五四文学、革命文学都被纳入现实主义的范畴).而实际上,这种肯定和认定是建立在对现实主义的误读的基础上的.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最弱小的文学思潮,它从来就没有成为主流;五四文学和革命文学也不是现实主义,而是启蒙主义和革命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揭露和批判,它以人道主义立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下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人的堕落和苦难,同情小人物的命运,呼吁人类之爱,以化解社会矛盾.欧洲的现实主义发生于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其时现代性已经获得了胜利,而其负面性开始突出显现,特别是在社会关系领域更为严重.因此,文学就在社会领域开展了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产生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从现代性的角度重新定义现实主义,就会对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出新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67.
丁帆  马永强 《河北学刊》2004,24(1):131-135
西部文学历来以其丰厚的地域审美文化色彩取悦于读者 ,尤其是进入 2 0世纪以后 ,“现代性”的世纪纹印逐渐洇透在它的字里行间 ,使其在多种文明的冲撞下 ,呈现出斑斓的文化波纹。因此 ,怎样准确客观地去描述这段文学历史的“真相” ,便成为我们追踪它的初衷和结果。自从我们开始这项研究工作以来 ,就不断为“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而努力着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为读者诸君贡献出馨香的一瓣。  相似文献   
68.
2001年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批评显示出更多的理性。文学史的研究从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出发,对史的分期、观念、史法、史笔与写作的逻辑、风格进行更具学理性的梳理探讨;“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获得重新思考;长篇小说的创作和文体得到批评的特别关注,批评对当代中国长篇创作作了理论建构意义上的探索;文学批评依然保持着即时性追索性的“先锋意义”,且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批评立场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69.
中古全浊声母字闽方言今读有清化送气、清化不送气和保留浊音三个不同的历史层次。通过分析古全浊声母中的塞音、塞擦音字在现代闽语的读音异同,结论认为这是闽语自身演变的多种语音层次叠置的结果。送气清化为最早层次,保留浊音为最晚层次。它与闽方言形成早期的移民、隋唐之间的通语影响有关。这还可以找到方言内部结构的两种证据:一是闽北方言的声母清浊、清化后送气不送气与声调分化存在着明显的对应;二是声母清浊和清化后送气不送气与文白异读也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0.
时间的运行是不可遏止的,它总是在匆匆地留下什么,又悄悄地抹去什么.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若以"五四"前夕对"鸳鸯蝴蝶派"和"黑幕小说"的批评为始点,已走过一段不短的路程了.但是从史的角度对其进行发掘、剖析,做一番归纳、综合的工作,似乎尚未有人涉足,以至渐渐有了代远言湮之危险.的确,要从卷帙浩繁的现代小说理论批评中抽绎出某种序列与纲目,不但需要广博的阅读层面,丰赡的资料积累,而且还应有高屋建瓴、控捉自如的气度与学识,这对有意问津者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正因如此,当我面对许怀中先生的新著《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变迁》(以下简称《变迁》)时,心中难免生起一种对开拓者的胆识与才学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