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将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现代数字化车间的加工制造模式相结合,建立了以数字化人为主导、以感知车间为基础的人机协同制造模式。文章对该制造模式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感知车间和以数字化人为主导的人机协同制造模式的实现方法。针对以数字化人为主导的制造模式中原始数据的处理,利用贝叶斯公式进行运算,采用Bayesian算法,并利用贝叶斯工具包BNT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文章介绍了新编<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教材的编写思路及其特点,即全面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注重学生素质培养,注重与相关课程的配合和适当介绍相关内容等.文章还对教材编写过程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要编写出质量、水平均较高的教材,必须注意紧扣教改要求、参考新版文献、资深教师把关、合力修改求佳,以及与主审、责任编辑密切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3.
用"模块化思维"考虑生产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市场经济的形势与特点 ,扼要讨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形势 ,并针对在大范围内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使整个生产结构及生产活动纳入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的轨道 ,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用现代的模块化思维方法来优化诸多模块化对象体系的结构 ,以达到提高系统质量和运行效率的目的 ,同时取得质量品种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4.
新形势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素质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使命.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科学创新意识,提高判断事物的洞察力,提高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5.
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合格人才,高等工科院校应建设一个现代工程实践训练基地。文章阐述了建设工程实践训练基地的必要性和基地的内容设计及其教学功能体系,并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微段渐开线齿廓形成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微段渐开线齿廓以凹凸方式啮合时其曲率半径相等及其接触应力嘶很小的原因.同时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微段渐开线的弯曲强度,并与相同情形下的渐开线齿轮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微段渐开线齿廓的弯曲强度优于渐开线齿廓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
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和汽车电子技术呈现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提出应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改革沿改革纵向线和改革横向线进行总体设计;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实践和汽车电子技术创新发展,从培养方向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师资队伍培养、实训条件建设四方面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改革。改革研究及实践成果表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可取得多方共嬴的实效。  相似文献   
28.
为有效使用有限的电池容量,实现无人驾驶车(AGV)在轨迹跟踪过程中的能量优化,针对三轮AGV的特点首先建立了其运动学跟踪模型及电机能耗模型,然后运用Lyapunov稳定性分析方法、最优化理论及Backstepping技术等工具研究了求解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实现AGV轨迹跟踪和能量优化的统一控制。该控制策略对所有AGV及其他轮式移动机器人具有一般性,且设计方法简单、鲁棒性强。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本在城市中心的工厂外迁,遗留下废弃的旧工厂区。如何再生与更新出这些地块的活力,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延续其中包含的历史记忆,一直是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文章综合经济、文化、社会等效应,选取合肥合力叉车厂为实例进行分析与改造方案探索,以求达到城市改造综合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0.
将协同创新概念引入复合型人才培养,论述协同创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分析国内现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在协同创新背景下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搭建包括课堂培养、教师指导、创新竞赛、工程实践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的五种培养模式,对高校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