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6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446篇
劳动科学   95篇
民族学   148篇
人才学   142篇
人口学   684篇
丛书文集   4746篇
理论方法论   1133篇
综合类   3515篇
社会学   381篇
统计学   11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638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36篇
  1960年   8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刘禹锡以“诗豪”见著唐代后期诗坛 ,① 纵观其人情诗性的发展生成 ,佛禅的影响既厚且大。从前期唐诗的“士宦禅隐”到后期唐诗的“贬官禅悦” ,刘禹锡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皆因其对佛禅命意深切独特的颖悟与理解 ;世界呈示的“恒在性” ,使诗人悟到“悟不因人 ,在心而已” ,佛禅之于时空的超越 ,旨在见性归心 ,有此依傍 ,诗人笔下的物事就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透辟的佛理加上对现实清醒的认识 ,使刘诗渐渐起了议论因素 ,这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变化 ,“似议非议 ,有论无论” ,唐诗发展到刘禹锡时代显露出唐、宋诗缓慢过渡的种种征兆  相似文献   
72.
关于当代日本伦理学理论发展的研究.对中国学术界来说,还是一个空白点。即使在日本学术界,也还没有认真地反思、总结。而作为与中国同在东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日本,其各方面发展的成就及教训,无疑对我们有极为重要的、切实的借鉴意义。这恰如日本前首相吉田茂所说,“对于目前正在现代化的艰苦路程上摸索前进的许多亚洲新兴国家来说,日本的先例能够提供巨大的鼓舞和重要的教训”。本文试以战后四十多年来的当代日本伦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观点、发展特点为研究对象,从其得失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3.
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绕不开而必须解决的实践问题。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予以重新界定和论证。 一、关于所有制范畴问题 1.所有制: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范畴 对所有制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所有制属于法学的范畴而非经济学的范畴。这是因为,第一,所有制既然称为制,就是指制度,是一种法权观念和法律用语;第二,所有制就是指财产所有权,它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因而属于法学的范畴,第二种观点认为,所有制有两种用法:一是所有制作为表现经济关系的  相似文献   
74.
要改革“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结构,中外哲学界近年来发出了强烈的呼声。道理说了好多,最主要的一条是它不能充分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科学实质,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其生发、阐释与运用方面,使之离开人与物的相互作用,贬斥人本主义,崇尚物本主义,一味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运动规律乃  相似文献   
75.
由企业离职人员组成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当前能够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本 ,推进社区建设。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社区建设而言 ,可谓是一种好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76.
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制度因素最为重要。而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下,冗员失业和社会负担又是制约企业效率提高的关键。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是国有企业进行减员增效改革、实施战略性重组的最大障碍。从理论上研究冗员失业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社会负担给国有企业造成的压力,以强化社会保障为突破口,提出解决冗员失业和社会负担问题、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7.
邵正坤 《南都学坛》2005,25(3):11-15
粮食供给是军队后勤给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汉代边塞地区军粮主要供给吏卒及其家属,也用于借贷和马、牛、驼、狗之食。从量制、时制、身份差别、劳动强度和年龄、性别等方面,分析了军队吏卒和吏卒家属口粮分等廪给的具体情况及其影响要素,从而揭示出汉代军粮供给体制的内在规律。正是由于汉代军粮廪给有章可循,才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后勤的供应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了军队平时守土卫边和战时有效打击来犯之敌。  相似文献   
78.
侯文学 《天府新论》2005,(4):132-135
扬雄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对美女的观照态度不同:早期欣赏,中期排斥,后期欣赏。早期与后期虽然态度相同,但这两种态度所托寓的境界并不相同:早期作品营造的是现实境界,后期作品营造的是幻想境界。中期的态度则受其政治功利目的支配。  相似文献   
79.
“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人为本”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用哲学的理念把握社会,是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而唯物史观本身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动态结构(包括建构)及其变化发展(包括发展动力)规律的基本理论观点。这种观点正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以他们的存在、以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为前提的。同时,以人为本和唯物史观的终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等也是一致的。可以说,唯物史观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80.
汉斯.萨克塞的生态哲学主要讨论了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以及人与社会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人类要尊重自然、理解技术以及信任他人,从生态学的整体性思维出发,谋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