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59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前,无论国际社会还是国家社会,气候博弈成为实践难题。因为有关气候治理的政治协商和减排方案,既缺少必需的伦理支撑,更缺乏共守的道德原则的指导。公正原则之可以构成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是因为它能为气候治理发挥认知和操作两个方面的引导规范功能。在认知层面,利害权衡和分配平等构成气候公正的根本认知原则;行为动机应当、手段正当和结果正义有机统一,构成气候公正的评价导向原则。以权责对等和分配平等为基本规范,形成气候公正实施的问责原则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前者展开为历史问责、现实问责和未来问责的具体规范原则;后者落实为"谁污染谁担责"和"谁受害谁得益"的利益分配公正。  相似文献   
22.
《易经》被称为众经之首,既是经学,也是管理科学。本文从六个方面来谈易经哲学中对管理者的一系列启发,可见易经哲学与现代管理科学血肉联系之一斑。  相似文献   
23.
从《北梦琐言》看晚唐落第士人的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题材是《北梦琐言》的一个重要内容。孙光宪在笔记中揭示了部分落第士人的心态,凸现出晚唐科举制的弊端,为后人研究唐代科举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史料,极具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4.
赵万江 《齐鲁学刊》2002,3(6):40-44
私营企业主的收入由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部分构成 ,他们已形成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高收入阶层。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符合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 ,也符合“先富与后富”的经济发展原则。因此 ,既不能忽视它剥削的一面 ,也不能夸大它的剥削性。宏观上政府可以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对其进行调节 ,微观上引导他们将其收入用于投资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25.
《墨子》城守各篇历来被研究者视为难度很大的作品。孙诒让《墨子间诂》曾对此下了很大功夫,但仍然感到研读十分困难,因而不免出错。依靠新近出土的文物尤其是秦汉竹简,不少疑难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6.
试论周作人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利 《北方论丛》2001,(5):54-59
周作人的文学地位不仅在于散文的贡献,而且在于文学批评的开展,他的文学批评具有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即对“人”的关注,并由此理解与持持新潮的出路的作家作品,开拓一些文学样式的新的美学风格,同时,周作人的文学批评又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即以平淡自然为文学批评标准去衡量作家作品,其文学批评的风格也与中国传统的文评风格相似。  相似文献   
27.
房锐 《唐都学刊》2005,21(5):1-4
科举题材是五代笔记小说《北梦琐言》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孙光宪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晚唐社会各界对进士科的重视,对应试举子的出身阶层、区域分布等均有所描述,为后人研究唐代科举制度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28.
海德格尔的诗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所以要对其有深刻的理解显得难度重重。本文作者有感于此,于是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努力尝试寻找一个突破口,经过反复的阅读,终于体会出“真理”范畴在其诗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就是作者以真理观为切入点对海德格尔诗学的一点体悟。  相似文献   
29.
规定语法和描写语法在英语语言研究与教学中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文章从规定语法和描写语法的历史及发 展,及两种语法学家间存在的分歧,和应对两种语法持正确的态度等方面对这两种语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0.
自唐永徽年间颁定《五经正义》以来,有关《周易正义》的传本沿革,史籍鲜有记载,而唐、宋时期的《周易正义》传本文献,也罕有存世。而现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阮元本《周易正义》,存有校勘不精、底本不当等问题。如果不注意到《周易正义》历代的传本沿革,仅取阮元本为研究《周易正义》之范本,显然不能厘清《周易正义》之原貌;同时仅据阮元本,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唐代义理派《易》学的思想及其渊源,也难免会有所误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