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WIOD数据库,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美制造业双边贸易进行了分解与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美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比例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其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获益能力低于美国,且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下游位置;相对美国而言,中国制造业出口中隐含大量的国外增加值,中间产品的国外增加值比例在不断上升;中美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越来越多,但国内价值链构建和发展却相对薄弱;技术类别越高的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相对越高,但却明显低于美国;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大幅缩小了中美贸易失衡,且技术类别越高贸易失衡缩小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我国第一轮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红利正趋于消失,第二轮以结构升级为特征的全球化红利开始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23.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R&D活动分解为上游的"科技研发"和下游的"经济转化"两个阶段,并通过构建相应的网络SBM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区域R&D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R&D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均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2.技术进步的年均增长率显著高于技术效率,是R&D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3.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而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之间几乎完全背离,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4.相对于科技研发阶段,经济转化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升才是R&D活动发展的主要因素;5.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有所降低,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24.
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民间投资是衡量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短期经济刺激政策的淡出也走到了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26.
基于1987-2005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有证据表明中国确实存在着不平等程度随经济发展先提高后降低的现象(也即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Kuznets倒U型关系),转折点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5 870元(1987年价格水平)时出现.文章随后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本期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上期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没有发现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7.
基于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在2025年低值单峰情景、2025年高值单峰情景、2027年中值单峰情景、2025—2027年平台型达峰情景等4种达峰情景下,碳减排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4种情景下,碳减排政策都会对我国碳排放量和经济产生差异化影响.在碳排放量方面,2025—2027年平台型达峰情景下的碳排放减少量最大,减少量为23.2亿吨.在经济影响方面,2021—2030年间GDP平均增速下降约为0.6个百分点,并且不同达峰时间、达峰高度、达峰类型下的经济影响也不同,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峰时峰值越高,后期减排压力越大,对经济增速影响也越大.综合考虑碳减排强度目标和经济可承受力,2025—2027年平台型达峰情景相对最优,能够在实现碳排放量最小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28.
我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度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相关研究的需要,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编制应用课题组在投入产出专项调查资料基础上辅助其它调查数据编制了中国200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提供了最终使用和各生产部门中间使用的进口数据。在阐述了非竞争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方法之后,介绍了依据非竞争投入产出表进行基本结构分析的方法。根据所计算的中国2002年非竞争表的基本结构系数,对中国经济结构特别是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
从网络科学发展观出发,依据历年国家统计的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统计数据,构建了4种类型的我国高技术产业网络.将实证研究和模型分析相结合,考察和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网络的发展特点,揭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拓扑特性和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