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68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937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一个时代的学风文风状况,不但反映着学者文士的精神风貌,而且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道德风尚的趋向,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等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人民生活的文明程度、健全程度。当前,学风文风问题已引起学术界、教育界及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与学风文风问题相关联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问题讨论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复旦大学王运熙等先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经历对学风文风问题进行讨论,对目前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在学风文风问题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具有较强的针砭价值和一定的参考意义,值得我们重视。我们党的四代领导集体代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是优良学风文风的典范。要使党的优良学风和文风能够在全社会得到发扬光大,我们知识分子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从我做起,同样保持作为知识分子的先进性。本刊特发表李士金博士对复旦知名学者王运熙、黄霖、陈允吉、宗廷虎、姚福申、杨明等的访谈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92.
欧阳修对颍州的归隐向往在他中晚年以后的诗文中经常出现。但若仔细爬梳其书信与表奏,则会发现欧阳修所谓的隐其实并非实际意义的归隐,而是一种隐身的需求,凸显了欧阳修在政治高压氛围下作茧、静默以安退藏的龟缩心态。而六一的称号则是这种隐身心理的总结呈现。  相似文献   
993.
王小鹰的长篇小说《丹青引》是近年来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的长篇力作。本文对小说中刻画的陈亭北、马青城、韩此君、魏了峰等人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出作家在人物形象塑上深厚的艺术功力,发掘出隐藏在这些人物和情节背后的种种文化意蕴和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 ,分析了屈雅红的散文集《心伞》的审美内涵 ,并论述了其作品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995.
文学的边界就是文艺学的边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 2004 年以来文艺学界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这固然是由于现实生活的推动所致,但讨论所牵出的一系列问题———文艺学学科的建设问题、文艺审美的特性与本质问题、大众文化的评价问题,以及文学艺术面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与社会责任问题,等等———都显示了当代文艺理论工作者贴近现实社会对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律的执着求索。本组笔谈三篇文章对这些问题以及这场讨论本身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值得关注这场讨论的人们一读。  相似文献   
996.
利奥塔从宇宙的角度分析了人类的有限性,认识到工具理性不过是物质复杂化的转换器和动力。科技和资本的合谋使人处于非人化境地。从人的感觉角度来说,崇高是对不可呈现的东西的呈现。崇高感是震惊,在震惊的瞬间摆脱非人化状态恢复自我感觉。它显示了在机械化的宇宙复杂化过程中人生存在的奥义。  相似文献   
997.
穆时英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穆时英小说置于30年代海派文化环境下,揭示其前后期风格的差异,源自作者的“两重人格”,并重点剖析后期小说创作与上海都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及运用蒙太奇、意识流、新感党派等手法所显示的现代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998.
牛竞凡 《云梦学刊》2006,27(2):19-21
现为法兰西学院四十位“不朽者”之一的法籍华裔程抱一先生,近年来逐渐走入国内学术研究的视野。他一生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古典绘画理论的垦拓、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构主义式”的诠释,新颖独到。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市民日常生活细节的书写,张爱玲的文学创作表现出对真实的身体感的重视,这种具有身体感的写作显示出张爱玲对“身体”的价值认同和对日常生活的价值肯定,这在晚清以来的历史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张爱玲的“日常性身体写作”与她的“文体哲学”观密切相关,这种写作的背后隐藏着张爱玲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及其抵抗和化解的方式。同时,在历史发展的纵横向背景下,张爱玲的“日常性身体写作”又是与她个人主义的历史观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河岳英灵集)中体现的文学思想的考察,探究盛唐文学繁荣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对《河岳英灵集》所涉及的文学风格、思想内容、文学形式和情景交融等进行剖析,研究表明,殷瑶评判诗歌“雅奇”并重,“兴象”“声律”与“风骨”并举,具有开放性特征,在盛唐时代具有代表性。这种感性而客观、开放的审美趋向反映了唐人开放和宽容的时代精神,是诗歌在盛唐形成高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