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208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31篇
人才学   223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101篇
理论方法论   357篇
综合类   12457篇
社会学   312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909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938篇
  2009年   1105篇
  2008年   1202篇
  2007年   1110篇
  2006年   964篇
  2005年   894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920篇
  2002年   1032篇
  2001年   1003篇
  2000年   712篇
  1999年   488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雪莱的诗歌表达了欧洲 19世纪初期最先进的思想。雪莱被誉为“从头到足是个革命者”(马克思 )和“天才的预言家”(恩格斯 )。他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赋予古希腊神话以新的活力。整个诗剧象征着未来的社会变革 ,表达了诗人反对专制统制 ,反对宗教迷信 ,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雪莱不愧为是诗坛上的普罗米修斯。  相似文献   
32.
关于文学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化法和异化法是文学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 ,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而且应从研究文化差异入手去研究语言差异 ,才可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和美感。在文学翻译中 ,对源语的语言形式最好用归化法翻译 ,而对其文化因素用异化法处理  相似文献   
33.
研究英语词汇是研究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拟声词的词汇是通过模拟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声音而构成的。从拟声词的修辞功能和翻译技巧两方面探讨了拟声词在英语语言运用中的功能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4.
《双城记》的情景以法国革命作为历史背景 ,描述了受剥削和受压迫的人民起来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的必然性。《双城记》故事情节生动紧凑 ,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35.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着重强调外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加强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36.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通过描写古巴老渔民捕鱼的冒险经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形象是作者海明威 2 0世纪 2 0年代以来所塑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和发展 ,把作者一生所赞美和推荐的“硬汉精神”提到了哲理的高度。“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 ,一个真正的孩子 ,一片真正的海 ,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的真实 ,他们将意味着许多东西。最难的事就是将某种东西塑造得真正的真实 ,有时比真实更真实。”(厄奈斯特·海明威《时代》 ,195 4)《老人与海》的一个主要创作意图 ,是在一个老人身上塑造出…  相似文献   
37.
在特定语境中 ,话语的含义只有一个 ,却可能有多个前提 ,一个前提也可能有多重意义。那么 ,在会话过程中 ,说话者是如何设定话语前提的 ,听话者又是如何对话语前提进行选择和理解的 ?本文从分析前提感知的失误入手 ,运用逻辑分析方法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考察听话者对预设前提的感知 ,分析选择前提特定意义的原则、策略和过程 ,进而提出前提空间定位的心理模式。笔者认为前提的选择有逻辑 -语义分析、语用推理和整合等三种不同等级的策略 ;话语前提的选择是感知 -推理 -理解 -选择的探索性过程。由此得出结论 :认知环境是话语前提的决定性因素 ,话语前提的正确选择可再现话语的语境表征 ,为话语内涵的理解提供信息表征和推理依据———基于真值条件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38.
作为戈尔丁的代表作 ,《蝇王》是一部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和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作者以逆传统的手法 ,把二战以后所形成的人类善性的变异 ,通过多层次 ,多方面 ,立体式的描写 ,表达了它的全过程。一群不足 1 2岁的孩子 ,在一个孤岛上的相互搏斗 ,暗示了我们 :孩子们天真的丧失、本性的变异 ,决不是孤立的。邪恶观念的作祟 ,是困惑 2 0世纪的难题 ,使整个世界很不太平。  相似文献   
39.
口译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言而喻 ,口译以其即席性、情景交融性以及双语高频转换等特征而迥异 于笔译。在教学实践当中 ,通过编辑和使用口译可视教材 ,改革口译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给口译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40.
针对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特点 ,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模式 :先导一纠正学生的英语语音 ;先导二大量的英语听力输入 ;先导三掌握英语口语体和书面体的区别 ;主导 :课内外大量的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笔者均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探讨 ,结合《大学英语》 (听力 ,精读 )两套修订本教材 ,提出了多种发展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