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374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数据库的特殊权利和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据库 ,尤其是电子数据库在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只有建立完备统一的数据库国际保护制度 ,才能保证国际贸易中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欧盟保护指令创设了新的独立的数据库权来保护作出实质性投入的数据库制作者 ,与版权法并行保护数据库。本文通过对数据库特殊权利的初步探讨 ,为我国将来建立数据库法律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2.
中华法系被公认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中国法制作为中国文化的“驰名商标” ,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 ,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折射。唐代继承法创制了自由民身份继承的政治权利转移模式和财产继承的经济权利转移模式 ,卓有建树地吸纳了前代私法精髓 ,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人性化立法原则的先河 ,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并为唐代以后历代王朝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可操作的参照系 ,同时也对东亚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唐代继承法的立法原则、构成要素、基本要义和技术措施进行了法理探析 ,展示了唐代继承法的制度细节 ,也提出了其利弊根源 ,旨在加深对中华民族法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3.
王立志 《社科纵横》2003,18(2):44-45
本文就《合同法》与《海商法》合同制度方面有关内容的冲突以及法律适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根据罚金刑数额立法应当遵循的五个原则 ,我国罚金刑数额立法存在很多弊端 ,主要表现为 :规定了大量无限额罚金的罪名 ,倍比罚金制导致罚金数额过高 ,限额罚金幅度没有与自由刑形成比值关系 ,单位犯罪的罚金没有数额幅度。完善我国罚金刑数额立法的途径是 :对自然人犯罪应当规定最低劳动报酬或月收入或其他收入的罚金制 ,对贪利性单位犯罪 ,应当以涉罪数额为基准 ,规定倍比罚金制 ;对非贪利性或无涉罪数额的单位犯罪 ,应当规定等级点数制罚金。  相似文献   
45.
租船合同中 ,通常会因为一方当事人的误述导致对方的损失 ,因此产生的争议时有发生。但是我国《海商法》并没有明确误述的含义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本文参照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 ,对租船合同的误述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6.
依据有关学说及国外立法 ,研究物上请求权的性质及其对消灭时效的影响 ,认为物上请求权是基于物权而产生的非独立性请求权 ,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对物上请求权性质的不同认识 ,导致对其是否罹于消灭时效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47.
48.
鞠天娇 《理论界》2014,(7):92-95
自20世纪以来,随着各国间交往的日益密切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涉外侵权案件数量增长迅速,完善的涉外侵权法律适用规则对于公平合理地解决涉外侵权案件至关重要。通过研究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分别对传统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新发展和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本文针对我国不久前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涉外侵权的规定,对其中的几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9.
民事诉讼法上的公正与效率之争,在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上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公平与公正是司法最基本的要求,而效率则是时代发展对司法的要求。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诉讼程序中尤为重要。明确认识到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尽一切可能避免当事人诉讼主体权益的缺失,使其绝不蒙受不必要的权益损失。民事诉讼突袭这一概念,就是针对于法律中公正与效率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50.
不完全契约理论在经济学上的滥觞发展,对法学的契约理论的影响慢慢展现出来,古典的完全契约法理论与现代契约实践产生了背离。不完全契约的本质在于合意的不完全性,合意的不完全性必然会带来当事人对权利义务内容规定的不周延。现代契约法必须正视这种契约的不完全程度,从而在法律规则上构建可以容纳两者的制度,以保证不完全契约和完全契约一样使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