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英译《庄子》中,林语堂将源文精神贯穿译文始终,巧妙地突出了中国文化风采。其中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的交相辉映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本论文基于该译作语料,对林语堂的英译特色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22.
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文译文和美国《国情咨文》为语料,以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两个语料库中的词汇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在功能上相同的文本在词汇特征上存在差异。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政府工作报告》在词汇方面的翻译是否符合英语本族语者使用习惯并被他们所接受。还根据研究结果对今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京华烟云》是一种独特的英文创作,其内容尽含创造性翻译,对中国近现代社会30多年间部分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解构。从本雅明的“纯语言”思想和韦努蒂的异化策略来阐释这部作品的英文传译内容。  相似文献   
24.
作者/读者显现度被视作是衡量语体正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八级考试作文,对英语专业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的作者/读者显现度进行探究.以Petch-Tyson(1998)提出的作者/读者显现度七个指标为检测标准,对本族语者及学习者的议论文进行横向比较,同时,对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的议论文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其作者/读者显现度的差异,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为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网页是一种融合了文字、图像、颜色、音频等多种模态的语篇,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运用Kress & van Leeuwen提出的以视觉语法为核心的社会符号学理论,以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生活网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如何协同一致、相互增补,从而建构多模态网页语篇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26.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发音特征。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具有各自的语音系统。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中国又存在许多地方方言,具有不同于普通话的一些发音特征。辽宁省朝阳市,作为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的过渡地带,有其独特的发音特点。本文根据对比分析理论,分析辽宁省朝阳方言的发音特征及其对当地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现象,希望对朝阳地区的英语教学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27.
调查英语初学者在单词记忆中语音策略的实际运用情况,旨在启发学生发现、归纳并内化音形对应规律.通过对语音意识和拼法范型感的强化培训.为语音和拼写之间建立起一务行之有效的桥梁.帮助学习者减轻词汇记忆负担,提高词汇学习效率,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
29.
通过构建美剧《纸牌屋》第一、二季的字幕语料库,以《纸牌屋》第一、二季中说话者所使用的话语标记语So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话语标记语So的语调变化特点及其语用功能对语篇衔接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所研究语篇中,说话者在使用话语标记语So的语篇衔接功能时,降调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调类型;同时,话语标记语So的语用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语调的辅助.  相似文献   
30.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单纯从语言角度已经不能对话语展开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语言模态已不仅仅以文本模式出现,而是和图像、声音、动作、颜色等多种模态同时出现,共同完成语篇衔接的构建。本研究以《奥普拉秀》和《鲁豫有约》为研究对象,自建两个节目的文本和图片语料库,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话语标记语在话轮、接触及手势的运用上差异不大,在社会距离及视点的选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