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95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相对薄弱,尤其在与被害人权益紧密相关的不起诉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体现更为明显。随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的进一步强化,与此对应的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不容忽视。应当从不起诉程序中被害人权利保障实质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予以充分关注以及提升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可履行性角度,更加重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助推刑事诉讼目的之实现。  相似文献   
45.
特朗普经济政策是在其短暂的竞选过程中快速成型,并由若干竞选口号演变而成。特朗普就职后,将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社会财富分配失衡、不同族群裂痕加深等经济社会矛盾的深化归因于民主党政府支持的"全球化政策"所导致的制造业外迁、就业岗位流失和国家债务高企,同时把"美国优先"作为调整美国内外政策的总纲领,希望全方位贯彻"美国优先",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承诺。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内容研究后发现,尽管特朗普经济政策短期有助于刺激经济回升,回应选民的部分期待。但从长远观察,因其存在违反经济学逻辑、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悖、政治高度分裂及政策外部性等制约因素,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不仅无助破解制约美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构性症结、弥合因收入分配失衡造成的阶层裂痕,而且会因金融业去监管政策而进一步推高"虚拟经济"比重,进而诱发金融风险,并削弱实体经济的复苏基础,最终加剧社会经济矛盾。  相似文献   
46.
重视和保障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妇女运动从阶级解放走向社会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的颁布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妇女解放的重要举措,带来了妇女婚姻家庭的巨大变化。天津较早颁布并大力推行新《婚姻法》,尤其是轰轰烈烈的贯彻《婚姻法》运动,对天津妇女的婚姻家庭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天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天津日报》等资料为基础,对此问题作一系统的实证研究。新《婚姻法》促进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新式婚姻家庭观念逐渐确立,促进婚姻制度变革和社会主义新妇女的形成,妇女解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当今《婚姻法》的完善及妇女问题的解决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
48.
行政思想是行政实践的指导依据和理论源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并接受历史的长期检验,中国作为历史文明古国,积淀了大量的政治和行政思想。为了挖掘中国古代行政思想和行政智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以历史典籍《贞观政要》为蓝本,采用文本分析法、历史文献疏理法、比较论证法等研究方法,由浅入深剖析《贞观政要》深层文本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和行政智慧,总结和比较贞观年间采用的具体行政措施和方法,考证《贞观政要》所记载的行政实践的历史进程和行政效能,从而解读和分析《贞观政要》所蕴含的行政思想、行政智慧和当代意蕴。研究发现,《贞观政要》蕴含着丰富的行政思想和中国智慧,如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按需设官、任用得人、行政追责、有效行政、权力监督与制衡等思想。结果表明:《贞观政要》的行政思想不仅适应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提高了行政效能,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甚至一度出现读书人不愿从政做官的社会现象;而且这些行政思想在历史时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普遍的适用性,对于今天的行政改革仍不乏启迪意义;从而为修正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例证,同时也为今天的行政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法则。  相似文献   
49.
50.
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深入分析了社会革命的产生根源,明确了社会革命主体和领导力量,为全人类的最终解放指出了一条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是随着时代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在不断丰富社会革命理论的过程中却遭受到了种种诘难。为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有力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责难,就必须厘清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议会斗争策略和暴力革命道路、一国胜利理论和多国同时胜利理论、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