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75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499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民国时期,出入西餐馆、咖啡馆之类西式餐饮场所中的女性,有的是追求时尚生活的女顾客,有的则是具有职业身份的女招待。女顾客、女招待的出现,是女性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的象征,但在都市消费文化和男权意识的作用下,她们又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不得不承受男权社会的道德嘲讽与批判。西式餐饮场所中的女性境遇,折射出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关系,也揭示出民国女性生活变迁中的一个悖论,即女性进入社会的过程,又是其成为消费品的过程,充分表明了近代中国女性“社会人”进程的艰难。   相似文献   
92.
吴镇烽新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中收录了一件贤鼎,据形制、纹饰等因素考量,当为西周早期后段康昭时器。铭文涉及西周大射之事,虽记载与其他器铭不合,但并非伪铭。其所记当是由周王亲自主持并参与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是彼时军事战争频仍的现实反映,也是早期射礼起源于军事训练的鲜明例证。而透过贤鼎大射之事来简拔军事将领,也与射礼具备"择士"的政治目的相吻合。  相似文献   
93.
后金融危机时代,微型企业发展弊病相继显现,提高微型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已成重要课题,其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是严控微型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文章使用Z值测度财务风险,实证分析了微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旨在为微型企业相关制度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2010年世博会提出这一主题时,进入新世纪的中国人在不经意间发现,一场快速的城镇化让这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城镇人口超过6亿,城镇化率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10%跃升到50%。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城镇化率更是上升了3倍多。如果放眼全球,人们会发现:1800年,全球仅有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1950年,这个数字就迅速翻了10倍,有近30%的人们居住在城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达世界总人口的66%。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直到今天,人们可能还没有忘记这句在中国已经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可能刚刚从对城市的陌生甚至是畏惧当中解放出来,就开始接受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高度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复杂的城市管理实践,也使城市管理的理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更为具体而真实的话题可能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本期《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的两篇文章就城市管理提供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如果只看标题,读者会发现,两篇文章在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一次对谈。一个是从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探讨了迈向复杂社会的治理转型;另一篇则刚好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思了城市治理的基本假设,指出了治理理论的兴起不足以取代城市管理理论,不能通盘否定“管理”理论对城市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讲,治理理论更加强调公众参与,更加强调信息通讯技术的运用,而这确实为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信息通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的运用,更有利于需求的精准识别与匹配,建构起精细化的网络治理结构,公众的参与更有利于多元主体协作格局的形成。在韩志明的研究看来,现代社会带有更为深刻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这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传统社会的粗放式管理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治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更钟情于精细化治理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注重细节、推崇专业、重视过程和追求卓越的优势。那么,事实只有这一个方面么?显然不是的。可资对照阅读并由读者形成选择的是本期另外一篇由马卫红、陈亚卓完成的论文《城市治理的基本假设及其幻想》。作者从城市治理的公众参与假设、技术治理假设、空间治理假设等三个典型的假设出发,对城市治理理论提出了强烈的批评,深刻地反思了这些假设的幻想性。在两位作者看来,城市治理中费大力气倡导公众参与是一种基于理论推导的现实幻想;脱离城市和人群的技术化讨论会导致过度强调技术治理,异化城市治理的价值导向;通过空间治理达成善治、形成良性秩序只是一种幻想。在比较了城市治理与城市管理两种理念后,作者认为,不能简单地以“治理”代替“管理”,虽然“城市管理”是极为老套和过时的概念,但是,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城市秩序的命脉。两项非常有趣的研究,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相信会激发您更深入地思考。  相似文献   
95.
被害人危险接受中的认识危险与阻却归责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丽 《江汉论坛》2020,(2):139-144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既事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牢固树立,又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我们要在遵循建设美丽中国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思维引领。这就要坚持以战略思维完善顶层设计,以创新思维激发内生动力,以辩证思维推动协同治理,以法治思维强化刚性约束,以底线思维恪守生态红线,把党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落到实处,进而开辟社会主义中国乡村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0.
《世说新语》简称《世说》,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魏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小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魏晋士人处于这种风云变幻的时代,已无暇顾及政治,转而把焦点投向自身生命的保护和生命意识的觉醒,这也就造就了他们任诞、不受礼法束缚、热爱自然的性情,魏晋士人的这种真性情、真感情正是"魏晋风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