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452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21.
22.
“童心说”是李贽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李贽的哲学思想呈现出儒、佛、道多元化态式.李贽的后半生潜心研究佛学,但他不是认为物质世界为虚幻,而是肯定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正视现实世界.写于万历二十年的《童心说》,无疑受到了佛学思想的影响.“童心”的内涵与佛学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童心即最初一念”、“童心即绝假纯真”、“童心即清净本原”三个方面探寻李贽从佛学角度对“童心”作出的解读.  相似文献   
23.
道家与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关系密切.在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乃至西方哲学的中国化,都需要道家的积极参与.因为道家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家与儒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道家是建构当代新道家的“生长点”,道家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更易于同西方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24.
25.
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批判了忽视自然美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美从美学中消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的自由和尊严概念占据统治地位的结果.正是对主体性的反思促使阿多诺重新思考自然美,他对自然美的提倡同时是对主体性的一种批判.阿多诺对自然美概念的重新思考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谢林与黑格尔是同时代的人,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承上启下的关系,这使得他们的理论既有一致性又有相异性.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他们的悲剧审美观上.谢林悲剧审美观的神性色彩相比于黑格尔悲剧审美观的人性光辉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于我们今天的悲剧艺术更具启发.  相似文献   
27.
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论述了党领导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如何从科学文化、思想文化、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以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8.
论加强社会商德建设之必要性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必然是商品消费者,都会受到社会商德状况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商德状况不佳,各地市场上频频发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事件、粗制滥造劣质商品事件,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忧虑和愤慨。全社会尤其是各级管理者,必须充分估计社会商德恶化的严重程度,高度重视社会商德不佳的恶劣影响,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商德建设的必要性。国家要进一步重视使用法律手段,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使用行政手段,党和政府要更加重视社会商德宣传教育,多管齐下阻遏商德堕落,改善商德状况。  相似文献   
29.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在经济上的体现亦为"无为","无为"才能使经济活动合乎"道"。司马迁作为道家经济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将道家经济思想发扬光大,其中体现的关于发展经济思想及善因论理论,体现出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道家渊源以及司马迁对道家经济思想的扬弃和发展,具有极高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0.
本文评析了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哈贝马斯从概念上把社会分为"生活世界"和"体系"两个层面,指出体系发展的复杂化和生活世界合理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体系与生活世界脱节,最终造成体系将生活世界"殖民化"。解决的途径是以沟通合理性取代目的一手段合理性,促使沟通合理化,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和社会合理化。这样一种双层理论糅合了传统的宏观与微观两种社会解释架构,具有显著的辩证方法论特征。同时,笔者认为,重建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它或许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社会如何解决体系与个人的紧张关系指出了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