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48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233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在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及区域环境下,姓氏分布对区域文化之特质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杰出人物(包括地方社会精英)独特的历史作用而实现的.皖江流域上、中、下游经由了历史上不同姓氏族群的文化创造,形成了彼此相异的文化特质,可见区域文化底蕴往往是历史上人口迁移及其基础上的姓氏族群分布使然.而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惟有不同族群间多元文化的有机交融和有序互动,文化才能保持永久活力.  相似文献   
992.
方宗诚是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在其教育活动中,文学教育成为其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文学教育过程中,通过选编、节录、评点等方式编写新的文学选本作为教材。注重掌握文法,强调在读文与作文中,突出文章主题和篇章结构。重视诗歌对生徒性情养成的重要作用。方宗诚的文学思想在文学本体论、文章功能与分类、文章风格及桐城派文学发展上既有承续也有创新,丰富了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并且,他通过整理乡邦文献,保存大量先贤诗文;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出一批桐城派作家,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93.
《管子》中关于"孝"的阐述,内容十分丰富,富有理论色彩。中国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在《管子》中上升为孝的理论。《管子》孝论主要有三大系统,包含"血缘""师承""君臣"等组成部分。三大系统是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理论体系,含有许多精辟的理论术语。《管子》孝论直接来源于中国历史上长期积累的"仁政""四维""宗法"等精深博大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孝"的理论阐述。《管子》孝论问世,成为引导中国孝文化持续发展的引擎,强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孝文化的社会实践,并在孝文化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与演进。  相似文献   
994.
警察权运行应遵循权力法定、程序正当、公共原则及合比例裁量的要求。立法不健全、公检法协调运作不顺畅、警察队伍法制观念不强是我国警察权滥用的重要原因。应区别警察权运行的行政行为与刑事侦查行为,并将其纳入诉讼化结构的行政诉讼和检察监督范围。通过完善相关立法,加强侦查监督,提升警察队伍执法水平,推进我国警察权运行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995.
苏轼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始终在不断的迁谪中流离,舟船就成为了他一生中离不开的交通工具,自然也成了他诗词中经常书写的对象。总的来看,在苏轼的词作中,舟船意象大致呈现出三类美:一是舟行碧波上的图画美,这类图画美是以舟船入景,把舟船作为欣赏的一部分,主要动静和虚实之分。二是舟行内心世界里的情感美,在苏轼的词中借舟船抒发了微妙的心灵世界、离别的伤感、超脱的境界、漂泊的愁绪四种情感。三是舟行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美,苏词中的舟船意象不仅带有传统文化中诸多闪光的思想理念,也表现了苏轼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并在同类诗词创作的历史传统中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这三种美相互交织构成苏轼词里色彩斑斓的舟船世界。  相似文献   
996.
唐诗中有大量"狂"字,"狂"在唐代诗歌中所指主要有吟咏之狂、性情之狂和饮酒之狂等三个方面。唐代诗人的狂者精神在唐代的演进与唐代社会密切关联,亦与儒、释、道相关联。狂者精神具有促进唐诗的创新与超越、塑造唐代文人自信自负的人格范型等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97.
"典范"的危机——徽州古村落生态文化的现代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邦虎 《学术界》2007,(3):163-167
基于对徽州古村落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危机分析科学理性的过时,生态实践的封闭、保守和生态张力的脆弱,文章认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对待徽州古村落的实践理性应当是"保护"与"破坏"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分析了阿尔都塞的总问题阅读法和征候阅读法,又对无辜阅读和有罪阅读、栅栏式阅读和征候阅读进行了比较,指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学的解读,是一种异与传统解释学的结构解释学的解读,用这样一种方法,它力图避免传统马克思主义阅读中的教条主义缺陷,读出马克思文本背后隐性的问题域。但显然阿尔都塞读出的只能是结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是经过读者总问题设定的马克思,而非客观真实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999.
韩翠丽 《学术论坛》2007,(4):158-162
学界很多人认为庄子是楚文化的代表,但这不正确。因为:第一,从庄子是宋人看其不是楚文化的代表;第二,从无神论思想看其不是楚文化的代表;第三,从庄屈之异看其不是楚文化的代表。准确地说,庄子是淮夷文化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1000.
皖西南处于江淮官话、赣语及吴语的过渡性方言区,其境内有些县的方言归属至今尚未定论.过渡区方言,尤其是单从语音角度不能确切分区的方言,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无疑能弥补语音标准的不足.皖西南方言特征词表不但能使我们认清当地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还能揭示出境内各县市方言内部亲疏关系及外部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